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代“慎刑”理念下的死刑制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1页
    一 研究的思路第9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第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10页
    四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一章 古代的“慎刑”理念第11-17页
    第一节 “慎刑观”第11-12页
    第二节 “慎刑观”的思想渊源第12-14页
        一 “明德慎罚”思想第12-13页
        二 “仁爱”思想第13页
        三 “因果报应”观念第13-14页
    第三节 死刑的慎用理念第14-17页
第二章 清代的死刑制度第17-21页
    一 死刑的分类第17页
    二 死刑的适用程序更复杂第17-18页
    三 死刑的执行方式之重大变化第18-19页
    四 清代死刑设置的特点第19-21页
第三章 清代“慎刑”理念下的死刑制度第21-33页
    第一节 清代“慎刑”法律思想第21-22页
        一 立法者的“慎刑”观念第21-22页
        二 司法官员的“慎刑”观念第22页
    第二节 清代“慎刑”理念下的死刑制度第22-33页
        一 清代“慎刑”理念在死刑适用中的体现第22-24页
        二 清代“慎刑”理念在死刑分类中的体现第24-26页
        三 清代“慎刑”理念在死刑执行方式上的体现第26-27页
        四 清代“慎刑”理念在死刑程序上的体现第27-33页
第四章 清代适用死刑的实践第33-39页
    第一节 清代“慎刑”理念下适用死刑的实践第33-35页
        一 清代死刑适用案例——以许氏杀夫案为例第33-35页
        二 清代死刑法律实践的特点第35页
    第二节 清代死刑实践中的缺陷第35-39页
        一 清代适用死刑实践中的缺陷——以三牌楼案为例第35-37页
        二 清代死刑实践存在缺陷的原因第37-39页
第五章 借鉴清代死刑慎用理念完善现代死刑制度第39-42页
    一 坚持死刑的慎用理念第39页
    二 进一步完善死刑制度第39-40页
    三 注重制度的实现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个人简介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光年间湖北天门熊氏田地买卖契约文书研究
下一篇:宋代吕氏乡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