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东昆仑造山带东端沟里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金成矿

作者简历第6-8页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2页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第20-21页
        1.1.1 选题来源第20页
        1.1.2 选题意义第20-21页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1-27页
        1.2.1 东昆仑原特提斯造山过程及岩浆活动第22-23页
        1.2.2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过程及岩浆活动第23页
        1.2.3 东昆仑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第23-27页
        1.2.4 两期特提斯演化与金成矿的关系第27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27-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2 研究思路第28页
    §1.4 研究手段及方法第28-30页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第30-3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32-47页
    §2.1 大地构造背景第32-33页
    §2.2 地层第33-41页
        2.2.1 元古宇第36-38页
        2.2.2 古生界第38-39页
        2.2.3 中生界第39-40页
        2.2.4 新生界第40-41页
    §2.3 岩浆岩第41-44页
        2.3.1 侵入岩第41-42页
        2.3.2 火山岩第42-43页
        2.3.3 蛇绿岩第43-44页
    §2.4 构造第44-45页
        2.4.1 昆中断裂带第44页
        2.4.2 昆南断裂带第44-45页
        2.4.3 北西向断裂第45页
        2.4.4 其他断裂第45页
    §2.5 矿产第45-47页
第三章 沟里金矿田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第47-70页
    §3.1 果洛龙洼金矿床第47-59页
        3.1.1 矿区地质第47-53页
        3.1.2 矿体地质第53-54页
        3.1.3 矿石特征第54-56页
        3.1.4 围岩蚀变第56-57页
        3.1.5 成矿期次第57-59页
    §3.2 瓦勒尕金矿床第59-70页
        3.2.1 矿区地质第59-64页
        3.2.2 矿体地质第64-65页
        3.2.3 矿石特征第65-66页
        3.2.4 围岩蚀变第66-67页
        3.2.5 成矿期次第67-70页
第四章 奥陶纪-泥盆纪岩浆岩成因及成岩动力学第70-97页
    §4.1 岩相学特征第70-73页
        4.1.1 奥陶纪花岗闪长岩第70-72页
        4.1.2 志留纪-泥盆纪花岗岩第72-73页
    §4.2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第73-77页
        4.2.1 奥陶纪花岗闪长岩第73-74页
        4.2.2 志留纪-泥盆纪花岗岩第74-77页
    §4.3 主、微量元素第77-80页
        4.3.1 奥陶纪花岗闪长岩第77-78页
        4.3.2 志留纪-泥盆纪花岗岩第78-80页
    §4.4 Sr-Nd-Hf同位素第80-84页
        4.4.1 奥陶纪花岗闪长岩第80-83页
        4.4.2 志留纪-泥盆纪花岗岩第83-84页
    §4.5 讨论第84-97页
        4.5.1 岩石成因第84-93页
        4.5.2 原特提斯洋演化第93-97页
第五章 三叠纪岩浆岩成因及成岩动力学第97-116页
    §5.1 岩相学特征第97-99页
    §5.2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第99-100页
    §5.3 主、微量元素第100-102页
    §5.4 Sr-Nd-Hf同位素第102-104页
    §5.5 讨论第104-116页
        5.5.1 岩石成因第104-112页
        5.5.2 古特提斯洋演化第112-116页
第六章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第116-153页
    §6.1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时空关系第116-129页
        6.1.1 金矿成矿时间及其与构造岩浆活动的时间关系第116-128页
        6.1.2 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构造岩浆岩的空间关系第128-129页
    §6.2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流体第129-142页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第129-130页
        6.2.2 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第130-137页
        6.2.3 流体成分第137-138页
        6.2.4 成矿流体来源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第138-142页
    §6.3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物质来源第142-147页
        6.3.1 S同位素第142-143页
        6.3.2 Pb同位素第143-145页
        6.3.3 Os同位素第145-147页
    §6.4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的耦合模式第147-148页
    §6.5 成矿潜力评价第148-153页
        6.5.1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第149页
        6.5.2 控矿因素分析及勘查建议第149-151页
        6.5.3 成矿潜力评价第151-153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第153-157页
    §7.1 主要结论第153-156页
    §7.2 创新点第156页
    §7.3 存在的问题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92页
附录Ⅰ:测试分析方法第192-196页
附录Ⅱ:附表说明及附表第196-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里坤盆地地质填图中地球物理信息综合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等效源技术的重磁场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