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字 | 第7-11页 |
图目录 | 第11-13页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从LTE到LTE-A | 第15-16页 |
·新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 第16-18页 |
·文章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背景 | 第20-36页 |
·LTE-A简介 | 第20-24页 |
·载波聚合(CA) | 第20页 |
·多点协作(CoMP) | 第20-22页 |
·无线中继(Relay)和异构网(Het-Net) | 第22-23页 |
·多天线增强(Enhanced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 第23-24页 |
·载波聚合详细介绍 | 第24-31页 |
·引入载波聚合的原因 | 第24-29页 |
·载波聚合的分类 | 第29-30页 |
·载波聚合的实现方案 | 第30-31页 |
·移动通信中的移动性管理 | 第31-36页 |
·小区选择与位置登记 | 第32页 |
·越区切换 | 第32-36页 |
第3章 LTE-A中的移动性管理算法 | 第36-48页 |
·LTE中的移动性管理 | 第36-45页 |
·测量 | 第36-37页 |
·小区选择/重选 | 第37-40页 |
·切换 | 第40-45页 |
·LTE-A中新技术对移动性管理的影响 | 第45-48页 |
第4章 优化方案 | 第48-64页 |
·载波聚合场景下的邻频点载波信号强度估计 | 第48-55页 |
·算法原理和理论基础 | 第48-51页 |
·仿真参数和仿真假设 | 第51-52页 |
·仿真结果 | 第52-55页 |
·载波迟滞值自适应选择 | 第55-64页 |
·迟滞值 | 第55-56页 |
·自适应迟滞值的计算 | 第56-58页 |
·仿真参数和仿真假设 | 第58-59页 |
·仿真结果 | 第59-64页 |
第5章 LTE-A载波聚合仿真平台介绍 | 第64-72页 |
·仿真平台总体架构 | 第64-65页 |
·初始化部分 | 第65-67页 |
·业务流程部分 | 第67-70页 |
·移动性部分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