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洞庭湖芦苇资源的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4页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4-19页 |
1.2.1 绿色产品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芦苇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9页 |
1.3.1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19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页 |
1.4.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洞庭湖芦苇资源及其物性分析 | 第21-27页 |
2.1 洞庭湖芦苇资源及其应用概况 | 第21-22页 |
2.2 洞庭湖芦苇主要品种 | 第22-24页 |
2.3 芦苇外观特征分析 | 第24-25页 |
2.3.1 芦 | 第24-25页 |
2.4 芦苇综合物性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芦苇资源利用途径研究 | 第27-35页 |
3.1 两种可能的利用途径与方式 | 第27-28页 |
3.1.1 直接利用 | 第27页 |
3.1.2 再生机理与再生利用 | 第27-28页 |
3.2 直接利用的设计属性 | 第28-32页 |
3.2.1 创意与约束 | 第28-30页 |
3.2.2 生态意义 | 第30-31页 |
3.2.3 手工业特征 | 第31-32页 |
3.3 再生利用的设计属性 | 第32-34页 |
3.3.1 芦苇纤维解体技术简介 | 第32页 |
3.3.2 创意无限 | 第32-34页 |
3.4 废水与能耗 | 第34页 |
3.4.1 工业化生产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洞庭湖芦苇产品设计分析 | 第35-50页 |
4.1 设计原则 | 第35-39页 |
4.1.1 生态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4.1.2 材尽其能原则 | 第37-38页 |
4.1.3 地域文化特色原则 | 第38-39页 |
4.2 直接利用设计分析 | 第39-45页 |
4.2.1 天然形态的造型艺术原型 | 第39-42页 |
4.2.2 以现代生活使用功能为核心的设计创意 | 第42-43页 |
4.2.3 以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为理念的设计创意 | 第43页 |
4.2.4 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4.3 再造利用设计分析 | 第45-49页 |
4.3.1 工业化与环保设计理念 | 第46页 |
4.3.2 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特征 | 第46-47页 |
4.3.3 设计方案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典型产品设计及其制造技术研究 | 第50-64页 |
5.1 芦席 | 第50-55页 |
5.1.1 编制方法与图案设计 | 第50-54页 |
5.1.2 加工工艺 | 第54-55页 |
5.2 荻杆灯具 | 第55-58页 |
5.2.1 产品设计 | 第55-57页 |
5.2.2 加工工艺 | 第57-58页 |
5.3 芦苇装饰画 | 第58-60页 |
5.3.1 基材处理技术 | 第58-59页 |
5.3.2 创意设计 | 第59页 |
5.3.3 制作工艺 | 第59-60页 |
5.4 再造型日用容器 | 第60-63页 |
5.4.1 纤维制备 | 第60-61页 |
5.4.2 成型分析 | 第61页 |
5.4.3 两种产品的制造工艺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