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海军人才的培养研究(1953-1966)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难点 | 第13-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哈军工”成立的原因背景与招生 | 第15-23页 |
第一节“哈军工”成立的原因背景 | 第15-19页 |
一、朝鲜战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 第15-17页 |
二、国内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需要 | 第17-18页 |
三、国防体系健全的需要及苏联的建议 | 第18-19页 |
第二节“哈军工”招生来源与方式 | 第19-21页 |
一、秘密招生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第20-21页 |
二、公开招考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哈军工”海军人才培养的模式 | 第23-47页 |
第一节 师资力量建设 | 第23-28页 |
一、抽调各界精英 | 第23-25页 |
二、苏联的师资援助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海军工程系的专业设置 | 第28-35页 |
一、移植苏联专业的建设模式 | 第28-32页 |
二、海军系学科体系建设成就 | 第32-35页 |
第三节 专业课程教学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 第35-39页 |
一、教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 第35-37页 |
二、教学计划实施的特点 | 第37-39页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39-46页 |
一、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内容 | 第40-43页 |
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 第43-45页 |
三、军人养成教育工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哈军工”海军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 | 第47-54页 |
第一节 海军工程系取得的技术成就 | 第47-50页 |
一、气垫船长航实验成功 | 第47-49页 |
二、舰艇核动力装置专业的创建与发展 | 第49-50页 |
三、水声通讯识别仪的研制与应用 | 第50页 |
第二节 海军工程系毕业生实习及就业情况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哈军工”办学特色及对海军人才培养的意义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哈军工”的办学特色 | 第54-57页 |
一、重视创新科技研究 | 第54-55页 |
二、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 第55-56页 |
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哈军工对海军人才培养的意义 | 第57-61页 |
一、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 第57-58页 |
二、为现代海军院校提供办学经验 | 第58-60页 |
三、符合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