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2.1 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政策法规研究 | 第12-16页 |
1.2.2 信贷风险控制的理论研究 | 第16-20页 |
1.2.3 信贷风险控制的实例分析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信贷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2.1 信贷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4页 |
2.1.1 信贷风险的概念 | 第22页 |
2.1.2 信贷风险的特征 | 第22-23页 |
2.1.3 信贷风险的控制 | 第23-24页 |
2.2 信贷风险控制的理论 | 第24-26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页 |
2.2.2 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与量化模型 | 第24-26页 |
2.3 信贷风险控制的政策依据 | 第26-31页 |
2.3.1 内部控制制度 | 第26页 |
2.3.2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 | 第26-28页 |
2.3.3 贷款五级分类 | 第28页 |
2.3.4 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模型 | 第28-31页 |
第3章 A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 第31-44页 |
3.1 A信用社信贷业务背景分析 | 第31-34页 |
3.1.1 A县基本概况 | 第31页 |
3.1.2 A信用社经营状况 | 第31-34页 |
3.2 A信用社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34-36页 |
3.2.1 信贷资产总量及结构 | 第34页 |
3.2.2 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 第34-35页 |
3.2.3 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 第35-36页 |
3.3 A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3.3.1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 | 第37-38页 |
3.3.2 信贷集中性风险较大 | 第38-40页 |
3.3.3 信贷风险评估主观性过强 | 第40-41页 |
3.3.4 存在重贷轻管现象 | 第41-44页 |
第4章 改进A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44-55页 |
4.1 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 第44-48页 |
4.1.1 明确商业化改革的方向 | 第44-45页 |
4.1.2 提高资本质量 | 第45-46页 |
4.1.3 合理处置不良资产 | 第46-48页 |
4.2 创新信贷金融服务方式 | 第48-50页 |
4.2.1 建立农村信用社资金协调中心 | 第48-49页 |
4.2.2 为涉农贷款提供保险服务 | 第49页 |
4.2.3 开办商户联保贷款业务 | 第49-50页 |
4.3 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 第50-52页 |
4.3.1 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制度 | 第50-51页 |
4.3.2 推进信用村镇评定工作 | 第51页 |
4.3.3 加强关键风险点的检测 | 第51-52页 |
4.4 强化贷款基础管理 | 第52-55页 |
4.4.1 加强贷后持续检查和监控 | 第52页 |
4.4.2 积极稳妥地实现贷款减值模型过渡 | 第52-53页 |
4.4.3 提高信贷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