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创新对企业出口影响的研究 | 第15-18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页 |
1.6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政府创新补贴对出口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1-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政府补贴 | 第21页 |
2.1.2 “出口二元边际” | 第21-22页 |
2.2 技术创新影响出口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创新补贴的双重效应 | 第22-23页 |
2.2.2 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 | 第23页 |
2.2.3 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2.2.4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24页 |
2.3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出口作用机制分析(标题不能与章节标题一样) | 第24-27页 |
2.3.1 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出口的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3.1 政府创新补贴实施情况 | 第28-34页 |
3.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界定 | 第28页 |
3.1.2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 第28-29页 |
3.1.3 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 第29-30页 |
3.1.4 项目实施取得的科技成果 | 第30-32页 |
3.1.5 创新基金实施取得的经济成果 | 第32-33页 |
3.1.6 创新基金实施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 第33页 |
3.1.7 创新基金为企业搭建了融资桥梁 | 第33-34页 |
3.2 中国对外出口的总体情况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出口的实证检验 | 第38-50页 |
4.1 数据来源与实证模型的选取 | 第38-40页 |
4.1.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38页 |
4.1.2 实证模型的选取 | 第38-40页 |
4.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第40-42页 |
4.3 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4.3.1 基于PSM方法的平衡性检验 | 第42-44页 |
4.3.2 创新补贴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 分样本估计 | 第45-47页 |
4.4.1 生产率 | 第45-46页 |
4.4.2 企业规模 | 第46页 |
4.4.3 所有制类型 | 第46-47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