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牛、熊市的诊断 | 第9-10页 |
1.2.2 投资者关注度量指标研究 | 第10-12页 |
1.2.3 基于网络搜索的投资者关注度与股票市场表现 | 第12-13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问题、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1.3.1 问题提出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6-18页 |
2 基础理论支撑 | 第18-24页 |
2.1 市场状态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牛、熊市划分思想 | 第18-19页 |
2.1.2 牛、熊市划分结果 | 第19页 |
2.2 投资者关注度理论 | 第19-21页 |
2.2.1 投资者关注度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投资者关注度引发非理性行为的基本表现 | 第20-21页 |
2.3 注意力理论 | 第21-24页 |
2.3.1 注意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2.3.2 注意力分配理论 | 第23-24页 |
3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4-31页 |
3.1 研究假设及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25-26页 |
3.3 变量定义 | 第26-29页 |
3.3.1 解释变量 | 第26-27页 |
3.3.2 被解释变量 | 第27页 |
3.3.3 其他控制变量 | 第27-28页 |
3.3.4 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28-29页 |
3.4 实证模型构建 | 第29-31页 |
3.4.1 总体样本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收益率 | 第29页 |
3.4.2 不同市态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收益率 | 第29-30页 |
3.4.3 不同市态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收益率反转 | 第30页 |
3.4.4 不同市态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 | 第30-31页 |
4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第31-39页 |
4.1 豪斯曼检验 | 第31-32页 |
4.2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37-3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5.1 结论与建议 | 第39-40页 |
5.2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