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州区—洛南县蟒西地区遥感地质分析及找矿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9页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2.1.1 位置交通 | 第19-20页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2.1.3 经济概况 | 第21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1-26页 |
2.2.1 地层岩性 | 第22-23页 |
2.2.2 地质构造 | 第23-24页 |
2.2.3 岩浆岩 | 第24-25页 |
2.2.4 区域变质岩 | 第25-26页 |
2.3 区域矿产特征 | 第26-29页 |
2.3.1 区域矿产类型 | 第26-27页 |
2.3.2 区域矿产分布规律 | 第27页 |
2.3.3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遥感数据及处理 | 第29-36页 |
3.1 遥感数据源 | 第29-31页 |
3.1.1 KOMPSAT-2 数据 | 第29页 |
3.1.2 ETM数据 | 第29-30页 |
3.1.3 ASTER数据 | 第30-31页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3.2.1 彩色合成 | 第31页 |
3.2.2 图像增强 | 第31页 |
3.2.3 数据融合 | 第31-32页 |
3.2.4 影像校正 | 第32-33页 |
3.3 遥感影像质量评述 | 第33-36页 |
3.3.1 影像质量评价 | 第33-34页 |
3.3.2 宏观地质影像特征及可解译程度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遥感地质解译 | 第36-43页 |
4.1 遥感岩石地层单元 | 第36-39页 |
4.1.1 遥感解译标志 | 第36-38页 |
4.1.2 遥感岩石地层展布特征 | 第38-39页 |
4.2 遥感构造特征 | 第39-43页 |
4.2.1 遥感断裂构造 | 第39-40页 |
4.2.2 遥感褶皱构造 | 第40-41页 |
4.2.3 遥感环形构造 | 第41-43页 |
第五章 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 第43-57页 |
5.1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原理 | 第43-47页 |
5.1.1 蚀变异常提取的地质依据 | 第43页 |
5.1.2 蚀变异常提取的波谱前提 | 第43-45页 |
5.1.3 蚀变异常提取的数据依据 | 第45-46页 |
5.1.4 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 | 第46-47页 |
5.2 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步骤 | 第47-51页 |
5.2.1 预处理 | 第47-48页 |
5.2.2 异常信息提取 | 第48-51页 |
5.3 遥感异常分布地质特征 | 第51-57页 |
5.3.1 铁染异常信息 | 第51-53页 |
5.3.2 铝羟基异常信息 | 第53-55页 |
5.3.3 镁羟基异常信息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综合分析评价 | 第57-64页 |
6.1 成矿地质背景 | 第57-58页 |
6.2 遥感找矿信息 | 第58-59页 |
6.3 遥感找矿预测 | 第59-64页 |
6.3.1 找矿预测区圈定 | 第59-61页 |
6.3.2 找矿预测评价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