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9-15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3.3 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4 小结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1 文献调研法 | 第16页 |
1.5.2 现场调研法 | 第16页 |
1.5.3 分析归纳法 | 第16-1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节约型园林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7页 |
2.1 节约型园林概述 | 第18-22页 |
2.1.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外延 | 第18-19页 |
2.1.3 园林行业的浪费现象 | 第19-20页 |
2.1.4 节约型园林的类型 | 第20-22页 |
2.2 节约型园林的背景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2.2.1 生态绿地格局理论 | 第22页 |
2.2.2 群落营造理论 | 第22-23页 |
2.2.3 生物修复理论 | 第23页 |
2.2.4 立体绿化理论 | 第23页 |
2.2.5 循环工艺理论 | 第23-24页 |
2.2.6 城市景观设计理论 | 第24-25页 |
2.3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 第25-27页 |
2.3.1“三节双控合一”的指导思想 | 第25页 |
2.3.2 基本原则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节约型园林的案例及实践研究 | 第27-44页 |
3.1 园林设计在土地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27-31页 |
3.1.1 因地制宜,开保结合 | 第27-28页 |
3.1.2 立体绿化,巧用空间 | 第28-31页 |
3.1.3 复层景观,生态优化 | 第31页 |
3.2 园林设计在资源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31-36页 |
3.2.1 园林设计在土壤资源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园林设计在水资源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32-35页 |
3.2.3 园林设计在材料资源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35-36页 |
3.3 园林设计在能源方面的节约分析 | 第36-39页 |
3.3.1 太阳能的应用 | 第37页 |
3.3.2 风能的应用 | 第37-38页 |
3.3.3 水能的应用 | 第38页 |
3.3.4 生物能的应用 | 第38-39页 |
3.4 节约型园林设计在实际案例的应用 | 第39-44页 |
3.4.1 复合式植物群落配置 | 第39-40页 |
3.4.2 节能型照明设计 | 第40-41页 |
3.4.3 架空层景观设计 | 第41-44页 |
第四章 节约型园林设计在武汉园博园中的建设实践 | 第44-64页 |
4.1 武汉园博园基本概况 | 第44-48页 |
4.1.1 武汉园博园的项目概况 | 第44-45页 |
4.1.2 武汉园博园规划解读 | 第45-47页 |
4.1.3 分区布置 | 第47-48页 |
4.2 武汉园博园节约型园林设计分析 | 第48-64页 |
4.2.1 土地节约型园林应用 | 第48-52页 |
4.2.2 资源节约型园林应用 | 第52-60页 |
4.2.3 能源节约型园林应用 | 第60-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5.1 结论与讨论 | 第64-65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5.1.2 讨论 | 第64-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