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输电电缆动态负荷能力预测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土壤热特性参数测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输电电缆系统暂态热分析模型 | 第15-21页 |
2.1 输电电缆及其传热方程 | 第15-16页 |
2.1.1 输电电缆结构 | 第15页 |
2.1.2 输电电缆系统传热方程 | 第15-16页 |
2.2 单芯电缆绝缘层的暂态等值热路 | 第16-18页 |
2.2.1 只考虑线芯损耗 | 第16-18页 |
2.2.2 只考虑介质损耗 | 第18页 |
2.2.3 完整绝缘层的微元暂态热路 | 第18页 |
2.3 输电电缆系统暂态热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2.3.1 输电电缆本体暂态热路模型 | 第18-19页 |
2.3.2 输电电缆系统暂态热路模型 | 第19页 |
2.4 输电电缆系统参数计算 | 第19-20页 |
2.4.1 电阻及损耗 | 第19-20页 |
2.4.2 热阻及热容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土壤热特性参数测试及降雨等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44页 |
3.1 试验现场及其热特性参数测试 | 第21-26页 |
3.1.1 试验现场及装置介绍 | 第21-22页 |
3.1.2 热阻系数测试 | 第22-25页 |
3.1.3 比热容测试 | 第25-26页 |
3.2 土壤温度及降雨的测量与分析 | 第26-28页 |
3.2.1 温度变化趋势 | 第26-27页 |
3.2.2 降雨量及其土壤温度影响的分析 | 第27-28页 |
3.3 土壤热阻系数及其含水率分析 | 第28-33页 |
3.3.1 回填土壤热阻系数及其含水率分析 | 第28-31页 |
3.3.2 原始土壤热阻系数及其含水率分析 | 第31-33页 |
3.3.3 对比分析 | 第33页 |
3.4 土壤比热容及其含水率分析 | 第33-36页 |
3.5 降雨及其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分析 | 第36-41页 |
3.5.1 广州地区降雨变化趋势 | 第36-37页 |
3.5.2 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 | 第37-38页 |
3.5.3 不同降雨量对土壤含水率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5.4 土壤含水率的恢复 | 第40-41页 |
3.6 降雨对土壤热特性参数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考虑降雨的输电电缆动态负荷能力预测 | 第44-53页 |
4.1 输电电缆应急负荷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4-46页 |
4.2 应急负荷下电缆导体温度验证 | 第46-48页 |
4.2.1 初始电流为0的应急负荷导体温度计算验证 | 第47-48页 |
4.2.2 稳态电流基础上加载应急负荷导体温度计算验证 | 第48页 |
4.3 输电电缆应急负荷能力的预测 | 第48-50页 |
4.3.1 持续及应急负荷能力的预测 | 第49页 |
4.3.2 初始状态对应急负荷能力影响的研究 | 第49-50页 |
4.4 考虑降雨的输电电缆应急负荷能力的预测 | 第50-52页 |
4.4.1 持续降雨对应急负荷能力影响的研究 | 第50-51页 |
4.4.2 短暂降雨对应急负荷能力影响的研究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