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安全与事故处理论文

面向高铁信号系统的入侵检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3-14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2 高铁信号入侵检测相关技术第16-30页
    2.1 高铁信号系统构成第16-20页
        2.1.1 工业控制系统理论基础第16-18页
        2.1.2 高铁信号系统框架结构第18-20页
    2.2 SVM入侵检测相关技术第20-27页
        2.2.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第21-22页
        2.2.2 支持向量机理论第22-27页
    2.3 主流优化算法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高铁信号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第30-40页
    3.1 改进的高铁信号系统架构安全防护第30-34页
        3.1.1 高铁信号系统脆弱性分析第30-31页
        3.1.2 改进的高铁信号系统安全防护架构第31-34页
    3.2 入侵检测系统架构设计第34-36页
    3.3 高铁信号系统的入侵检测部署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高铁信号入侵检测功能实现第40-61页
    4.1 数据集的构造与处理第40-46页
        4.1.1 基于RSSP-1协议的特征提取第40-44页
        4.1.2 KPCA数据降维第44-46页
    4.2 SVM入侵检测模型生成第46-50页
        4.2.1 SVM核函数的选择第47-48页
        4.2.2 SVM多分类处理第48-50页
    4.3 改进的FOA算法参数优化第50-55页
    4.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5-59页
        4.4.1 数据集预处理第55-57页
        4.4.2 参数优化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研究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固两相流检测用16电极静电成像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颜色与纹理特征的木材表面缺陷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