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绿叶菜类论文--其他论文

不同栽培方式和改良剂对蕹菜铅镉富集特征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第10-11页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第11-13页
        1.3.1 物理法第11页
        1.3.2 物理化学法第11页
        1.3.3 化学法第11-12页
        1.3.4 生物法第12-13页
            1.3.4.1 植物修复法第12-13页
            1.3.4.2 动物修复法第13页
            1.3.4.3 微生物修复法第13页
    1.4 化学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第13-19页
        1.4.1 碱性无机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第13-15页
            1.4.1.1 作用机理第13-14页
            1.4.1.2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2 磷酸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第15-16页
            1.4.2.1 作用机理第15页
            1.4.2.2 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3 有机物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第16-17页
            1.4.3.1 作用机理第16页
            1.4.3.2 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4 粘土矿物第17-18页
            1.4.4.1 作用机理第17页
            1.4.4.2 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5 碳质吸附剂第18-19页
            1.4.5.1 作用机理第18页
            1.4.5.2 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水、旱作栽培方式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19-20页
    1.6 重金属低累积蔬菜品种的研究意义第20页
    1.7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2-28页
    2.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2 技术路线第23页
    2.3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2.3.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3.2 供试土壤第24页
        2.3.3 供试改良剂第24-25页
        2.3.4 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5页
        2.3.5 样品前处理及测定方法第25-27页
            2.3.5.1 蕹菜样品的前处理第25页
            2.3.5.2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第25-26页
            2.3.5.3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6页
            2.3.5.4 土壤重金属全量的测定第26页
            2.3.5.5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测定第26页
            2.3.5.6 植株生物量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第26-27页
            2.3.5.7 转运系数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3.6 数据处理方法第27-28页
第三章 不同品种蕹菜对重金属Pb、Cd吸收的种内差异第28-36页
    3.1 试验设计第28页
    3.2 结果分析第28-34页
        3.2.1 不同处理对不同品种蕹菜可食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第28-29页
        3.2.2 不同品种蕹菜吸收重金属Pb、Cd的差异性第29-31页
        3.2.3 不同品种蕹菜对Pb、Cd转运系数的差异性第31-32页
        3.2.4 蕹菜吸收土壤中Pb、Cd的规律性第32-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栽培方式和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第36-40页
    4.1 试验设计第36-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4.2.1 不同处理对土壤p H变化的影响第37-38页
        4.2.2 不同处理对土壤Pb、Cd有效态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8-39页
    4.3 讨论第39-40页
第五章 栽培方式和改良剂对蕹菜富集重金属Pb、Cd影响第40-50页
    5.1 试验设计第4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0-48页
        5.2.1 各处理水平对蕹菜地上部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5.2.2 石灰对蕹菜地上可食部分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5.2.3 生物炭对蕹菜地上可食部分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第43-45页
        5.2.4 栽培方式对蕹菜地上可食部分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第45-47页
        5.2.5 土壤与蕹菜地上可食部分Pb、Cd含量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5.3 讨论第48-50页
第六章 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褪黑素预处理对镉胁迫和硝酸盐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柑橘TCP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CsTCP1转录因子参与果实成熟的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