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种类 | 第9-10页 |
1.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 第10页 |
1.2.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概述 | 第11-18页 |
1.3.1 离子导体电解质材料 | 第11-16页 |
1.3.2 质子导体电解质材料 | 第16-18页 |
1.4 锆酸钡基电解质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4.1 锆酸钡基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 | 第19-22页 |
1.4.2 锆酸钡基电解质烧结助剂 | 第22-23页 |
1.5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25-29页 |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第26-29页 |
2.2.1 热分析表征 | 第27页 |
2.2.2 X 射线衍射表征 | 第27页 |
2.2.3 粉体激光粒度分布表征 | 第27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及能谱分析测试 | 第27页 |
2.2.5 BET 测试 | 第27-28页 |
2.2.6 线性热膨胀率测定 | 第28页 |
2.2.7 致密度测定 | 第28页 |
2.2.8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EIS) | 第28-29页 |
第3章 锆酸钡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9-42页 |
3.1 锆酸钡粉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29-36页 |
3.1.1 粉体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30-33页 |
3.1.2 保温时间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3 络合剂的影响 | 第34页 |
3.1.4 pH 值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掺杂元素钇对电导率及形貌的影响研究 | 第36-39页 |
3.2.1 掺杂元素钇对 XRD 图谱的影响 | 第36页 |
3.2.2 掺杂 Y 元素对电解质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掺杂 Y 元素对电导率影响 | 第38-39页 |
3.3 烧结制度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氧化锂/氧化锌/氧化铋作为锆酸钡电解质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42-59页 |
4.1 氧化锂做锆酸钡电解质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42-45页 |
4.1.1 氧化锂烧结助剂对烧结曲线及致密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2 氧化锂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烧结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3 氧化锂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 氧化锌做锆酸钡电解质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45-49页 |
4.2.1 氧化锌烧结助剂对烧结曲线及致密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氧化锌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烧结形貌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3 氧化锌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氧化铋做锆酸钡电解质烧结助剂的研究 | 第49-52页 |
4.3.1 氧化铋烧结助剂对烧结曲线及致密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氧化铋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烧结形貌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3 氧化铋烧结助剂对电解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氧化铋作烧结助剂的助烧机理研究 | 第52-57页 |
4.4.1 粉体烧结过程中烧结曲线的变化 | 第52-54页 |
4.4.2 粉体烧结过程中的烧结速率与烧结活化能 | 第54-55页 |
4.4.3 粉体烧结过程中晶粒尺寸的变化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