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网络拥塞控制及动力学分析 | 第13-15页 |
1.2.1 网络拥塞的形成原因 | 第13-14页 |
1.2.2 网络拥塞控制 | 第14-15页 |
1.2.3 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第15-23页 |
1.3.1 单路由网络结构拥塞控制研究 | 第16-20页 |
1.3.2 多路由网络结构拥塞控制研究 | 第20-22页 |
1.3.3 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 第22-2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23-25页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单路由网络拥塞系统T-S模糊建模及主动队列控制 | 第27-49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有线单路由主动队列控制 | 第27-37页 |
2.2.1 模型描述 | 第27-31页 |
2.2.2 稳定性分析 | 第31-35页 |
2.2.3 仿真实验 | 第35-37页 |
2.3 不确定时滞无线单路由TCP/AQM网络T-S模糊模型的鲁棒H_∞ 控制器设计 | 第37-47页 |
2.3.1 模型描述 | 第37-41页 |
2.3.2 鲁棒H_∞ 控制器设计 | 第41-45页 |
2.3.3 仿真实验 | 第45-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基于一致性的多路由器环境下拥塞控制方法研究 | 第49-66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预备知识 | 第50-52页 |
3.3 多路由网络拥塞模型建立 | 第52-54页 |
3.4 基于一致性的拥塞控制算法设计 | 第54-59页 |
3.5 仿真实验 | 第59-6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多路由器环境下H_∞拥塞控制方法研究 | 第66-86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基于往返时延和随机扰动的多路由器网络拥塞模型 | 第66-68页 |
4.3 时滞独立的H_∞ 拥塞控制算法 | 第68-72页 |
4.4 基于时滞相关的多路由器拥塞控制算法 | 第72-81页 |
4.5 仿真实验 | 第81-8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无线接入网络拥塞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 第86-107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无线接入网络流体流模型Hopf分岔 | 第86-91页 |
5.3 Hopf分岔控制器设计 | 第91-95页 |
5.4 分岔方向和周期解稳定性分析 | 第95-101页 |
5.5 仿真实验 | 第101-10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7-108页 |
6.2 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