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水彩画地域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8页 |
(三) 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 第8-10页 |
一、桂柳水彩画的发展概况 | 第10-15页 |
(一) 抗战时期桂柳水彩画发展 | 第10-11页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桂柳水彩画发展 | 第11-12页 |
(三) 90年代后桂柳水彩画发展 | 第12-15页 |
二、桂柳水彩画地域性成因 | 第15-20页 |
(一) 特有的自然环境 | 第15-16页 |
(二) 淳朴的民俗民风 | 第16-17页 |
(三) 独特的人文优势 | 第17-20页 |
三、桂柳水彩画地域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 第20-41页 |
(一) 表现题材 | 第20-29页 |
1. 风景题材 | 第20-24页 |
2. 民族题材 | 第24-26页 |
3. 乡土题材 | 第26-29页 |
(二) 作品结构 | 第29-32页 |
1. 平远构图 | 第29-30页 |
2. 高远构图 | 第30-32页 |
(三) 艺术语言 | 第32-37页 |
1. 笔墨语言 | 第33-35页 |
2. 色彩语言 | 第35-37页 |
(四) 形式美感 | 第37-41页 |
1. 几何抽象 | 第38页 |
2. 抒情抽象 | 第38-41页 |
四、对桂柳水彩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第41-43页 |
(一) 丰富题材,关注人物画创作 | 第41页 |
(二) 借各家所长,丰富水彩画技法 | 第41页 |
(三) 关注当代,体现时代精神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附录(桂柳地区部分水彩画家艺术年表) | 第4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