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40页 |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 第10页 |
1.2 DNA生物传感器概述 | 第10-19页 |
1.2.1 荧光DNA生物传感器 | 第11-16页 |
1.2.1.1 标记型荧光DNA生物传感器 | 第11-14页 |
1.2.1.2 非标记型荧光DNA生物传感器 | 第14-16页 |
1.2.2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 第16-18页 |
1.2.3 比色DNA生物传感器 | 第18-19页 |
1.3 DNA生物传感等温扩增放大策略 | 第19-25页 |
1.3.1 链置换扩增(SDA) | 第20-22页 |
1.3.2 滚环扩增(RCA) | 第22-23页 |
1.3.3 指数式扩增反应(EXPAR) | 第23-25页 |
1.4 DNAzyme在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5-38页 |
1.4.1 金属离子DNAzyme荧光生物传感 | 第26-32页 |
1.4.2 工具酶/DNAzyme级联应用于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32-37页 |
1.4.2.1 DNAzyme与滚环扩增(RCA)级联驱动 | 第32-33页 |
1.4.2.2 DNAzyme与核酸外切酶/切口酶级联驱动 | 第33-36页 |
1.4.2.3 DNAzyme与聚合酶/切口酶级联驱动 | 第36-37页 |
1.4.3 DNAzyme体系的逻辑门 | 第37-38页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基于靶标自循环和级联循环指数扩增的自催化DNA传感器用于一步等温超灵敏核酸检测 | 第40-54页 |
2.1 引言 | 第40-4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2.2.2.1 DNA样品预处理 | 第42页 |
2.2.2.2 靶标DNA识别和级联的循环指数扩增反应 | 第42-43页 |
2.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第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43-44页 |
2.3.2 DNA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6页 |
2.3.3 DNA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第46-48页 |
2.3.4 DNA传感器的灵敏度分析 | 第48-50页 |
2.3.5 DNA传感器的特异性分析 | 第50-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基于熵驱动靶标循环及DNAzyme辅助双信号放大检测核酸 | 第54-67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3.2.2.1 DNA样品预处理 | 第56页 |
3.2.2.2 检测靶标DNA | 第56页 |
3.2.2.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6页 |
3.2.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57-58页 |
3.3.2 循环Ⅰ熵驱动靶标循环热力学参数 | 第58-59页 |
3.3.3 DNA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分析 | 第59-61页 |
3.3.4 DNA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第61-63页 |
3.3.5 DNA传感器的灵敏度分析 | 第63-65页 |
3.3.6 DNA传感器的选择性分析 | 第65-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靶标循环和等温链置换聚合扩增的DNA机制实现超灵敏核酸检测 | 第67-81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68-69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69-70页 |
4.2.2.1 DNA样品预处理 | 第69页 |
4.2.2.2 靶标DNA识别和等温链置换聚合扩增反应 | 第69-70页 |
4.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第70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70-80页 |
4.3.1 实验原理 | 第70-71页 |
4.3.2 DNA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第71-73页 |
4.3.3 DNA传感器的条件优化 | 第73-77页 |
4.3.3.1 PT碱基个数的优化 | 第73-75页 |
4.3.3.2 酶用量的优化 | 第75-76页 |
4.3.3.3 等温链置换聚合时间的优化 | 第76-77页 |
4.3.4 DNA传感器的灵敏度分析 | 第77-79页 |
4.3.5 DNA传感器的特异性分析 | 第79-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