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有限元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1.3.2 常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概述 | 第15-16页 |
1.3.3 有限元法计算的基本思想 | 第16页 |
1.3.4 有限元技术在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7-18页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页 |
1.5.2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及方案设计 | 第21-34页 |
2.1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结构介绍 | 第21-23页 |
2.1.1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结构简介 | 第21-22页 |
2.1.2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运行环境 | 第22页 |
2.1.3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安装方式 | 第22-23页 |
2.1.4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的功用 | 第23页 |
2.1.5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动力传递路径 | 第23页 |
2.2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设计考虑因素 | 第23-24页 |
2.3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 第24-26页 |
2.3.1 转向架主要技术参数 | 第24-25页 |
2.3.2 齿轮驱动装置总体性能要求 | 第25页 |
2.3.3 牵引电机参数 | 第25-26页 |
2.3.4 齿轮驱动装置参数 | 第26页 |
2.4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第26-32页 |
2.4.1 驱动齿轮副设计方案 | 第27-30页 |
2.4.2 齿轮驱动装置箱体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2.4.3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润滑密封设计 | 第34-53页 |
3.1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润滑结构设计 | 第34-43页 |
3.1.1 齿轮驱动装置润滑系统研究 | 第34页 |
3.1.2 动车组齿轮箱润滑系统特征分析 | 第34-39页 |
3.1.3 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润滑结构仿真分析 | 第39-42页 |
3.1.4 所设计的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润滑结构特点 | 第42-43页 |
3.2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密封系统设计 | 第43-51页 |
3.2.1 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密封研究 | 第43-46页 |
3.2.2 动车组齿轮箱密封系统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3.2.3 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密封结构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3.2.4 所设计的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密封结构特点 | 第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三维建模 | 第53-65页 |
4.1 三维建模方法 | 第53-54页 |
4.2 常用三维建模软件简介 | 第54-55页 |
4.3 关键部件特征分析 | 第55-58页 |
4.3.1 齿轮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4.3.2 箱体特征分析 | 第57-58页 |
4.4 齿轮驱动装置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4.4.1 齿轮建模 | 第58-60页 |
4.4.2 箱体建模 | 第60-62页 |
4.4.3 模型装配 | 第62-63页 |
4.5 干涉检查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关键零部件强度及动态特性分析 | 第65-86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第65-68页 |
5.2.1 力学理论 | 第65-67页 |
5.2.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67-68页 |
5.3 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关键部件强度分析 | 第68-83页 |
5.3.1 载荷及工况分析 | 第68-72页 |
5.3.2 求解结果及应力分析 | 第72-76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5.3.4 结果评估 | 第81-83页 |
5.4 高速动车组齿轮驱动装置动态特性分析 | 第83-85页 |
5.4.1 动车组模态分析结果 | 第83-85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总结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