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政务微信公众号议程设置传播特征分析 | 第15-26页 |
2.1 政务微信议程设置的内容特征分析 | 第15-18页 |
2.1.1 社群化议题属性 | 第15-16页 |
2.1.2 议题的附加情感意义 | 第16-17页 |
2.1.3 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 | 第17-18页 |
2.2 政务微信议题呈现方式特征分析 | 第18-22页 |
2.2.1 订阅式分众传播与多级扩散并举 | 第18-19页 |
2.2.2 多媒体元素应用与符号表现多样性 | 第19-21页 |
2.2.3 封闭空间促进私密性交流 | 第21-22页 |
2.3 政务微信议程设置的互动效果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2.3.1 多元议题设置的互动属性 | 第22-23页 |
2.3.2 融入公众议程回应民意 | 第23-24页 |
2.3.3 属性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 第24-26页 |
3 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议程设置实证分析 | 第26-47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6-29页 |
3.1.1 样本选择 | 第26-27页 |
3.1.2 类目建构 | 第27-29页 |
3.1.3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3.2 推送内容体现政府职能 | 第29-37页 |
3.2.1 公共服务与政务类议题居多 | 第29-31页 |
3.2.2 反面警示基调类议题打开率最高 | 第31-34页 |
3.2.3 信息源体现政府职能属性 | 第34-37页 |
3.3 推送方式融合多媒体元素 | 第37-43页 |
3.3.1 推送频率与阅读量不成正比 | 第37-39页 |
3.3.2 图文与多媒体元素结合开启深阅读模式 | 第39-42页 |
3.3.3 服务型政务微信语气亲民 | 第42-43页 |
3.4 政务微信议程设置的互动效果分析 | 第43-47页 |
3.4.1 阅读数和点赞数分别体现传播力与认可度 | 第43-44页 |
3.4.2 评论的开放与交互 | 第44-46页 |
3.4.3 回应议题的方式与风格 | 第46-47页 |
4 政务微信公众号议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47-53页 |
4.1 推送内容缺乏社交属性 | 第47-48页 |
4.1.1 议题内容传达错位 | 第47页 |
4.1.2 议题立意难以把握公众心理 | 第47-48页 |
4.1.3 议题信息源单一 | 第48页 |
4.2 政务微信作为议程传播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不足 | 第48-50页 |
4.2.1 推送频率与政务微信用户阅读频率的偏差 | 第48-49页 |
4.2.2 推送载体创新性不足 | 第49页 |
4.2.3 社交语言体系尚未形成 | 第49-50页 |
4.3 政务微信议程联动效果微弱 | 第50-53页 |
4.3.1 传播力仍低于其他自媒体账号 | 第50-51页 |
4.3.2 交流回应有局限 | 第51页 |
4.3.3 评论功能利用率较低 | 第51-53页 |
5 政务微信公众号议程设置的发展对策 | 第53-59页 |
5.1 大数据视角下的用户需求挖掘 | 第53-55页 |
5.1.1 议题发布契合用户信息需求 | 第53页 |
5.1.2 角色互换引起用户共鸣 | 第53-54页 |
5.1.3 自我定位与资源匹配树立品牌化内容 | 第54-55页 |
5.2 构造议程传播体系加强平台建设 | 第55-56页 |
5.2.1 科学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 第55页 |
5.2.2 以融媒体创新议程载体加强信息流动 | 第55-56页 |
5.2.3 借势微信人际传播打造社交情景 | 第56页 |
5.3 点对点议程联动深化用户粘性 | 第56-59页 |
5.3.1 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协同矩阵与差异化运营 | 第56-57页 |
5.3.2 利用后台运营数据与民意调查提供精准化对话 | 第57-58页 |
5.3.3 利用云计算建立智能推送系统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