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牛磺酸调控肝星状细胞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天然牛磺酸调控肝星状细胞基因组学的研究 | 第14-40页 |
1 材料 | 第14-18页 |
1.1 实验使用的细胞株 | 第14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5页 |
1.4 主要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15-16页 |
1.5 主要生物信息学网站 | 第16页 |
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6-18页 |
1.7 实验流程图 | 第18页 |
2 细胞培养、传代 | 第18-21页 |
2.1 细胞复苏 | 第18-19页 |
2.2 细胞传代 | 第19-21页 |
2.3 细胞冻存 | 第21页 |
3 给药处理 | 第21-22页 |
3.1 药物的选择 | 第21页 |
3.2 培养细胞 | 第21-22页 |
3.3 对照组设置 | 第22页 |
4 实验步骤 | 第22-30页 |
4.1 对照组和实验组总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4.2 RNA的质量检测 | 第23-24页 |
4.3 RNA的荧光标记 | 第24-25页 |
4.4 杂交与清洗 | 第25页 |
4.5 芯片扫描 | 第25页 |
4.6 芯片图像分析 | 第25-26页 |
4.7 验证芯片结果 | 第26-29页 |
4.8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0页 |
5 结果 | 第30-34页 |
5.1 原始数据标准化 | 第30页 |
5.2 火山图 | 第30-32页 |
5.3 类聚分析 | 第32页 |
5.4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32-34页 |
6 讨论 | 第34-40页 |
6.1 牛磺酸调控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 第34-37页 |
6.2 基因组学 | 第37-40页 |
第二部分 天然牛磺酸调控肝星状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 | 第40-60页 |
1 材料 | 第40-42页 |
1.1 实验使用的细胞株 | 第40页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0页 |
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页 |
1.4 主要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40-41页 |
1.5 主要生物信息学网站 | 第41页 |
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1-42页 |
1.7 实验流程图 | 第42页 |
2 细胞培养、传代 | 第42页 |
3 给药处理 | 第42页 |
4 实验步骤 | 第42-44页 |
4.1 样品前处理 | 第42-43页 |
4.2 UPLC/Q-TOF MS分析 | 第43-44页 |
5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5.1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44页 |
5.2 相关代谢通路的分析 | 第44-45页 |
6 结果 | 第45-52页 |
6.1 LC-MS分析 | 第45页 |
6.2 多元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6.3 差异性代谢产物的挖掘及鉴定 | 第47-49页 |
6.4 相关代谢通路 | 第49-52页 |
7 讨论 | 第52-60页 |
7.1 代谢组学 | 第52-56页 |
7.2 代谢组学的应用 | 第56-57页 |
7.3 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的关联 | 第57-58页 |
7.4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缩略词表 | 第76-77页 |
综述 | 第77-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