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第二章 和顺建筑中体现的和谐美 | 第10-20页 |
| 一、建筑选址中体现的和谐美 | 第10-12页 |
| 二、建筑群体布局中体现的和谐美 | 第12-14页 |
| (一) 建筑群在整体空间上按一定的原则相互协调 | 第13页 |
| (二) 建筑群体之间在色调和形制上要和谐 | 第13-14页 |
| (三) 各种文化类型的建筑物相互映衬 | 第14页 |
| 三、单体建筑中体现的和谐美 | 第14-18页 |
| (一) 中西建筑元素的揉合 | 第14-17页 |
| (二) 多种建筑风格的结合体 | 第17-18页 |
| 四、小结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和顺人生活状态中的和谐美 | 第20-26页 |
| 一、国家对和顺的承认 | 第20-21页 |
| (一) 政治权力的表征——军队占领 | 第20-21页 |
| (二) 文化教化 | 第21页 |
| 二、和顺人的生活 | 第21-22页 |
| 三、和顺人主动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 | 第22-26页 |
| (一) 儒与商的和谐 | 第22-23页 |
| (二) 农与儒的和谐 | 第23-24页 |
| (三) “说”与“被说”的辩证和谐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和顺文化中和谐美产生的原因 | 第26-34页 |
| 一、客观方面的因素 | 第26-29页 |
| (一) 历史原因 | 第26-27页 |
| (二) 地理区位原因 | 第27-29页 |
| 二、主观方面的因素 | 第29-32页 |
| (一) 历时性上坚持“时” | 第29-30页 |
| (二) 共时性上讲究“和” | 第30-32页 |
| 三、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五章 和顺的现状与发展 | 第34-42页 |
| 一、时代的发展使和顺面临重振辉煌的课题 | 第34-35页 |
| 二、和顺旅游业发展的出路 | 第35-38页 |
| (一) 积淀深厚的和谐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 第35-37页 |
| (二) 构建内外和谐的发展模式 | 第37-38页 |
|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第38-40页 |
| (一)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 第38-39页 |
| (二) 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看 | 第39-40页 |
| 四、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2-45页 |
| 一、结论 | 第42-44页 |
| (一) 和顺建筑中体现的和谐美 | 第42-43页 |
| (二) 和顺人生活状态的和谐美 | 第43-44页 |
| (三) 和谐美呈现的原因 | 第44页 |
| (四) 和顺的现状及出路 | 第44页 |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