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后缅甸山地少数民族分离运动(1945-1988)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来源与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9-11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1章 山地少数民族分离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17-27页 |
1.1 山地民族民族主义的发展 | 第17-24页 |
1.1.1 封建时期的山地少数民族 | 第17-19页 |
1.1.2 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19-24页 |
1.2 缅甸国内独立运动高涨 | 第24-27页 |
1.2.1 英国重占缅甸 | 第24-25页 |
1.2.2 缅甸联邦的建立 | 第25-27页 |
第2章 山地少数民族分离运动的过程 | 第27-37页 |
2.1 主要民族武装的建立 | 第27-30页 |
2.1.1 克伦族武装 | 第27-28页 |
2.1.2 掸族武装 | 第28-29页 |
2.1.3 钦、克钦族武装 | 第29页 |
2.1.4 克耶族武装 | 第29-30页 |
2.2 山地民族与缅族冲突升级 | 第30-33页 |
2.2.1 克伦族不宣而战 | 第30-31页 |
2.2.2 分离形势蔓延 | 第31-33页 |
2.3 战场形势的逆转 | 第33-37页 |
2.3.1 政府军的镇压 | 第33-35页 |
2.3.2 民族武装的失利 | 第35-37页 |
第3章 山地少数民族分离运动产生的原因 | 第37-49页 |
3.1 二战之前的民族矛盾 | 第37-40页 |
3.1.1 封建王朝时期的民族矛盾 | 第37-38页 |
3.1.2 殖民统治时期“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 现代政府“大缅族主义”倾向严重 | 第40-45页 |
3.2.1 民族同化政策的实施 | 第40-43页 |
3.2.2 削弱少数民族自治权 | 第43-45页 |
3.3 缅甸政局动荡 | 第45-49页 |
3.3.1 派系斗争严重 | 第45-47页 |
3.3.2 政治宗教化 | 第47-49页 |
第4章 山地少数民族分离运动的特征 | 第49-54页 |
4.1 民主运动兴起 | 第49-51页 |
4.2 毒品问题产生 | 第51-52页 |
4.3 宗教冲突加剧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