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夜郎湖沉积物镉的释放特征、生物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2页
        1.1.1 土壤及沉积物中Cd的背景含量第8-9页
        1.1.2 沉积物中Cd的污染现状第9页
        1.1.3 镉的生态风险评价第9-10页
        1.1.4 沉积物中Cd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第10-12页
    1.2 研究区概况第12-14页
        1.2.1 夜郎湖水库地质背景及自然环境第12-13页
        1.2.2 夜郎湖水库的基本情况第13-14页
        1.2.3 夜郎湖入库河流第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沉积物中Cd的分布特征第16-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2.1.1 样品采集第16-17页
        2.1.2 分析测定方法第1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17-30页
        2.2.1 沉积物中Cd的分布特征第17-24页
        2.2.2 沉积物中Cd的赋存形态第24-29页
        2.2.3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Cd的迁移性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沉积物中Cd的释放特征第32-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1.1 DGT装置及原理第33-34页
        3.1.2 DGT试验第34-35页
        3.1.3 分析测定第3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3.2.1 沉积物中Cd的DGT有效态含量与分布第35-36页
        3.2.2 沉积物孔隙水中Cd含量与分布第36-38页
        3.2.3 沉积物中Cd的R值分布第38-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沉积物中Cd的生物毒性效应第41-50页
    4.1 材料第41-42页
        4.1.1 试验生物及培养第41-42页
        4.1.2 标准毒物的配制第42页
    4.2 试验方法第42-43页
        4.2.1 Cd2+的LC50急性毒性试验第42页
        4.2.2 沉积物中重金属Cd对蚤状溞的生物毒性研究第42-43页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4.4.1 Cd2+的蚤状溞的致死效应第43-44页
        4.4.2 模拟污染沉积物中Cd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第44-45页
        4.4.3 不同Cd污染程度沉积物暴露后蚤状溞的死亡率和Cd累积量第45-47页
        4.4.4 沉积物中Cd形态对蚤状溞生物毒性的影响第47-48页
    4.5 结论第48-50页
第五章 沉积物中Cd的生态风险评估第50-5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5.1.1 分析测定方法第51页
        5.1.2 地累积指数法第51页
        5.1.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第51-52页
        5.1.4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第52-53页
    5.2 分析与讨论第53-55页
        5.2.1 地累积指数评价第53页
        5.2.2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第53-54页
        5.2.3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第54-55页
    5.3 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57页
    6.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附录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阴阳离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下一篇:贵州主要城市降水和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