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氟化物晶体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氟化物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计算模拟的物理学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4-22页 |
2.1 引言 | 第14-15页 |
2.2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 第15-18页 |
2.2.1 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15-16页 |
2.2.2 Hartree-Fock近似 | 第16-18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21页 |
2.3.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8-19页 |
2.3.2 Kohn-Sham方程 | 第19-21页 |
2.4 计算程序CASTEP简介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Ca掺杂对MgF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22-34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22-24页 |
3.2.1 理论模型 | 第22页 |
3.2.2 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3.3 Ca掺杂MgF_2电子结构分析 | 第24-29页 |
3.3.1 几何结构优化分析 | 第24-25页 |
3.3.2 Mg_6F_(12)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第25-26页 |
3.3.3 Ca_xMg_(6-x)F_(12)的能带与态密度分析 | 第26-28页 |
3.3.4 电子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 第28-29页 |
3.4 晶体的光学性质分析 | 第29-31页 |
3.5 Ca_XMg_(6-X)F_(12)的光学性质分析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Na掺杂对LiF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34-43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34-35页 |
4.2.1 理论模型 | 第34页 |
4.2.2 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4.3 Na掺杂LiF电子结构分析 | 第35-39页 |
4.3.1 晶体稳定性及形成能分析 | 第35页 |
4.3.2 Li_(12)F_(12)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第35-38页 |
4.3.3 Na_xLi_(12-x)F_(12)的能带与态密度分析 | 第38-39页 |
4.4 Na_XLi_(6-X)F_(12)的光学性质分析 | 第39-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Na-H共掺对LiF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3-52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43-44页 |
5.3 Na-H共掺杂LiF的光学性质分析 | 第44-48页 |
5.3.1 晶体稳定性及形成能分析 | 第44页 |
5.3.2 能带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5.3.3 态密度分析 | 第46-48页 |
5.4 光学性质分析 | 第48-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