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全球价值链的提出 | 第15页 |
2.1.2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 第15-17页 |
2.2 企业竞争力研究 | 第17-18页 |
2.2.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17页 |
2.2.2 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3.1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2.3.2 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第19-20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现状分析 | 第22-43页 |
3.1 国内装备制造业行业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3.1.1 装备制造业的描述性分析 | 第22-24页 |
3.1.2 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现状 | 第24-27页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第27-35页 |
3.2.1 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特点 | 第27-30页 |
3.2.2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衡量 | 第30-33页 |
3.2.3 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路径 | 第33-35页 |
3.3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SWOT分析 | 第35-41页 |
3.3.1 优势Strength | 第35-37页 |
3.3.2 劣势Weakness | 第37-38页 |
3.3.3 机会Opportunity | 第38-40页 |
3.3.4 威胁Threats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装备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 | 第43-52页 |
4.1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43-49页 |
4.1.1 装备制造业开发与研究阶段竞争力比较 | 第43-45页 |
4.1.2 装备制造业制造阶段比较 | 第45-47页 |
4.1.3 装备制造业销售阶段比较 | 第47-48页 |
4.1.4 小结 | 第48-49页 |
4.2 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装备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52-63页 |
5.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52-55页 |
5.1.1 被解释变量与数据来源 | 第52-53页 |
5.1.2 解释变量与数据来源 | 第53-54页 |
5.1.3 数据来源 | 第54-55页 |
5.2 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第55-56页 |
5.2.1 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5.2.2 描述性统计 | 第56页 |
5.3 回归分析 | 第56-61页 |
5.4 主要结论 | 第61-63页 |
5.4.1 基于整体产业的结论 | 第62页 |
5.4.2 分地区回归分析的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6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7-70页 |
6.2.1 加大科研与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67页 |
6.2.2 提升高科技人才比重,提高劳动力质量 | 第67-68页 |
6.2.3 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 第68-69页 |
6.2.4 降低劳动力成本,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