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湖北省主要产茶区有机茶种植区划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 有机茶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 国外有机茶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 我国有机茶生产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有机茶市场前景分析第13-14页
    2 湖北省有机茶发展现状第14-15页
        2.1 湖北省有机茶发展优势第14页
        2.2 湖北省有机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5页
    3 作物种植区划研究进展第15-17页
        3.1 国外种植区划对农业的指导作用第15页
        3.2 我国传统的作物种植区划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3.3 现代农业种植区划方法第16-17页
    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湖北省主要产茶区气候资源分析第18-25页
    1 引言第18页
    2 茶树生长发育所需气候生态条件第18-19页
        2.1 热量条件第18页
        2.2 水份需求第18-19页
    3 湖北省主要产茶区气候资源状况第19-20页
        3.1 鄂东大别山茶区第19页
        3.2 鄂西武陵山茶区第19页
        3.3 宜昌三峡茶区第19-20页
        3.4 鄂西北秦巴山茶区第20页
        3.5 鄂南幕阜山茶区第20页
        3.6 鄂中部偏东茶区第20页
    4 湖北省农业气候资源推算第20-23页
        4.1 年平均气温的推算第20-21页
        4.2 ≥10℃积温的推算第21-22页
        4.3 平均极端低温的推算第22-23页
        4.4 年日照时数的推算第23页
        4.5 年降水量的推算第23页
    5 结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湖北省主要产茶区病虫害现状调查第25-34页
    1 引言第25页
    2 调查内容及对象第25-29页
        2.1 各茶区茶园面积分布第25-26页
        2.2 主要病虫害危害情况第26-27页
        2.3 主要病虫害防治情况第27-29页
    3 调查结果分析第29-32页
        3.1 鄂东大别山第29-30页
        3.2 鄂西武陵山第30-31页
        3.3 宜昌三峡第31-32页
        3.4 鄂西北秦巴山第32页
        3.5 鄂南幕阜山第32页
        3.6 鄂中部偏东第32页
    4 结论及讨论第32-34页
        4.1 虫害种类差异明显第32-33页
        4.2 虫害防治方法多样第33页
        4.3 茶农农药知识缺乏第33页
        4.4 害虫抗药性提高第33-34页
第四章 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第34-41页
    1 引言第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34-35页
        2.2 试验材料第35页
        2.3 试验方法第35-36页
        2.4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第36页
        2.5 添加回收率第36-37页
        2.6 定性定量方法第37页
        2.7 残留计算公式第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3.1 各茶区取样结果第37-38页
        3.2 茶样农残超标统计第38页
        3.3 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第38-39页
    4 结论第39-41页
第五章 湖北省有机茶区划的建立第41-49页
    1 引言第41页
    2 区划指标的确定第41-42页
        2.1 气候资源第41页
        2.2 生态环境第41-42页
    3 区划方法第42页
    4 结论第42-43页
        4.1 鄂东大别山第42页
        4.2 鄂西武陵山第42-43页
        4.3 宜昌三峡第43页
        4.4 鄂西北秦巴山第43页
        4.5 鄂南和鄂中东第43页
    5 展望第43-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生物学特性的形态解剖学及其有性生殖的控制研究
下一篇:白花蛇舌草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