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理论依据的反思及改进金融监管的政策安排
| 前言 | 第5页 |
| 一、 对金融市场失灵根源的重新思考 | 第5-10页 |
| ㈠金融机构负的外部性 | 第5-7页 |
| ㈡金融市场的垄断性 | 第7-8页 |
| ㈢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 第8-9页 |
| ㈣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9-10页 |
| 二、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效率提高的诉求 | 第10-13页 |
| ㈠金融监管与信息效率 | 第11页 |
| ㈡金融监管与信息约束 | 第11-13页 |
| 三、 基于传统理论依据设定的金融监管政策的局限性 | 第13-18页 |
| ㈠市场准入监管的局限性 | 第14页 |
| ㈡准备金要求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 ㈢资本充足要求的局限性 | 第15页 |
| ㈣偿债能力监管的局限性 | 第15页 |
| ㈤资产及其它业务的管制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 ㈥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 | 第16-18页 |
| 四、 金融监管的创新 | 第18-21页 |
| ㈠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过程 | 第18-20页 |
| ㈡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 第20-21页 |
| ㈢对我国金融监管改进的启示 | 第21页 |
| 五、 我国金融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 | 第21-26页 |
| ㈠我国银行监管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 第21-22页 |
| ㈡政策路径:化解银行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22-26页 |
| 注释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29-31页 |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