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第5-7页 |
第 1 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第 2 章 多址通信和 DS-CDMA 系统 | 第11-26页 |
2.1 多址通信方式及其正交实现 | 第11-16页 |
2.1.1 概述 | 第11-13页 |
2.1.2 时分多址(TDMA)方式 | 第13页 |
2.1.3 频分多址(FDMA)方式 | 第13-14页 |
2.1.4 码分多址(CDMA)方式 | 第14-16页 |
2.2 DS-CDMA 系统概述 | 第16-22页 |
2.2.1 扩频技术 | 第16-17页 |
2.2.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2.3 DS-CDMA 的系统原理 | 第18-20页 |
2.2.4 DS-CDMA 系统的无线信道和多径传播 | 第20-21页 |
2.2.5 DS-CDMA 系统中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 | 第21-22页 |
2.3 抗多址干扰技术概述 | 第22-25页 |
2.3.1 减小互相关 | 第22-23页 |
2.3.2 减轻远近效应 | 第23页 |
2.3.3 RAKE 接收机 | 第23页 |
2.3.4 增加用户的可辨性--使用自适应天线阵列 | 第23-24页 |
2.3.5 最佳接收机 | 第24页 |
2.3.6 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 3 章 多用户检测技术介绍 | 第26-34页 |
3.1 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测度 | 第27-29页 |
3.2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29-33页 |
3.2.1 最优多用户检测 | 第29页 |
3.2.2 线性多用户检测 | 第29-30页 |
3.2.3 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 | 第30-31页 |
3.2.4 半盲和盲多用户检测 | 第31-32页 |
3.2.5 空时联合多用户检测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 4 章 空时信号模型和空时解相关多用户检测 | 第34-50页 |
4.1 空时信号模型 | 第34-36页 |
4.2 充分统计量和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 | 第36-40页 |
4.2.1 充分统计量的矩阵表示 | 第36-39页 |
4.2.2 最优空时多用户检测器 | 第39-40页 |
4.3 空时多用户检测机的结构 | 第40-41页 |
4.4 空时解相关多用户检测 | 第41-45页 |
4.4.1 空时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原理 | 第42-43页 |
4.4.2 去偏的空时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器 | 第43-45页 |
4.5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 5 章 不同数据窗口宽度下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 | 第50-61页 |
5.1 信号模型 | 第50-51页 |
5.2 数据窗口宽度选取方案 | 第51-53页 |
5.3 基于 LMS 算法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 | 第53-57页 |
5.3.1 盲空时多用户检测接收机的结构 | 第53-55页 |
5.3.2 基于 LMS 算法的盲空时多用户检测的实现 | 第55-57页 |
5.4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 6 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摘要 | 第69-72页 |
ABSTRACT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