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1 自主创新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1.2 税收政策优惠的研究 | 第12页 |
1.2.1.3 税收政策对企业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1 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关系研究 | 第13页 |
1.2.2.2 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种类研究 | 第13-14页 |
1.2.2.3 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优化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结构设计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推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6页 |
2.1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 第17-19页 |
2.1.1 自主创新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自主创新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税收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2.2.1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 | 第19-20页 |
2.2.2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 | 第20页 |
2.2.3 税收激励政策 | 第20-21页 |
2.3 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2.4 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 | 第24-26页 |
2.4.1 税收政策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 | 第24页 |
2.4.2 税收政策促进自主创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 第24-25页 |
2.4.3 税收政策的替代效应会影响创新主体的投资决策 | 第25-26页 |
3 我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历程及现状 | 第26-35页 |
3.1 我国通过税收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历程 | 第26-27页 |
3.1.1 探索起步阶段 | 第26页 |
3.1.2 逐步成熟阶段 | 第26-27页 |
3.2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3.2.0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 第27页 |
3.2.1 核心竞争力还需不断提高 | 第27-28页 |
3.2.2 科技成果应更多转化为市场价值 | 第28页 |
3.2.3 企业创新实力不足且分化明显 | 第28-29页 |
3.2.4 加快自主创新还需良好环境 | 第29-30页 |
3.3 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 | 第30-35页 |
3.3.1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法体系不够完善 | 第30-31页 |
3.3.2 税收激励创新人才的针对性不强 | 第31-32页 |
3.3.3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方式欠科学 | 第32-33页 |
3.3.4 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管理存在缺陷 | 第33-34页 |
3.3.4.1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 | 第33页 |
3.3.4.2 相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 | 第33页 |
3.3.4.3 现行税收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导向不协调 | 第33-34页 |
3.3.5 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尚存不足 | 第34-35页 |
4 国际上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及启示 | 第35-41页 |
4.1 税收优惠政策通常以法律形式来实施 | 第35页 |
4.2 国外激励自主创新人才培育的税收政策 | 第35-36页 |
4.3 以间接优惠为主、多种优惠形式并重的税收优惠 | 第36-38页 |
4.4 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和有效实施 | 第38页 |
4.5 国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 第38-41页 |
4.5.1 提取技术准备金 | 第38页 |
4.5.2 减免或抵扣企业研发费用方面的优惠 | 第38页 |
4.5.3 针对研发的仪器设备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的税收优惠 | 第38-39页 |
4.5.4 向后结转或追溯抵扣研发费用 | 第39页 |
4.5.5 科研成果转让方面的税收优惠 | 第39-40页 |
4.5.6 爱尔兰“知识发展盒”制度 | 第40-41页 |
5 完善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建议 | 第41-46页 |
5.1 完善税收法制建设 | 第41页 |
5.2 强化对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 | 第41-42页 |
5.3 向间接优惠转变,增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力度 | 第42页 |
5.4 完善税收管理体制,提高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效益 | 第42-44页 |
5.4.1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征管水平 | 第42-43页 |
5.4.2 拓宽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 第43页 |
5.4.3 加快与税收政策相关的配套改革 | 第43-44页 |
5.5 改革现行税制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