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在各种基底上构筑聚合物微球稳定排列方法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0-36页
    1.1 纳米微粒第11-15页
        1.1.1 纳米微粒的性质,第11-14页
            1.1.1.1 表面效应第11-12页
            1.1.1.2 小尺寸效应第12页
            1.1.1.3 量子尺寸效应第12-13页
            1.1.1.4 库仑堵塞与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13-14页
        1.1.2 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第14-15页
            1.1.2.1 气相法第14页
            1.1.2.2 液相法第14页
            1.1.2.3 固相法第14-15页
    1.2 纳米微粒的复合与组装第15-21页
        1.2.1 纳米微粒在体相材料中的复合第15-16页
        1.2.2 纳米微粒在膜中的组装第16-21页
            1.2.2.1 纳米微粒在 LB 膜中的组装第16-17页
            1.2.2.2 纳米微粒 LBL 自组装膜第17-21页
    1.3 纳米微粒自组装的功能化第21-25页
        1.3.1 构造纳米微粒图案化点阵结构第22-23页
            1.3.1.1 光刻技术第22-23页
            1.3.1.2 微接触印刷第23页
        1.3.2 纳米微粒在微球上的组装第23-24页
        1.3.3 纳米微粒及其组装的应用第24-25页
    1.4 胶体微球组装第25-34页
        1.4.1 单分散胶体微球的合成第25-27页
            1.4.1.1 可控沉淀制备无机胶体微球第26页
            1.4.1.2 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第26-27页
            1.4.1.3 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分散微球第27页
        1.4.2 胶体微球的三维排列第27-30页
            1.4.2.1 重力场作用下沉积第29页
            1.4.2.2 通过静电斥力作用组装第29页
            1.4.2.3 物理限域的方法进行自组装第29-30页
        1.4.3 构建二维胶体球排列第30-32页
        1.4.4 单分散胶粒自组装的应用第32-34页
            1.4.4.1 合成纳米结构的模具第32-33页
            1.4.4.2 光子晶体(PBG)第33-34页
            1.4.4.3 滤光器第34页
            1.4.4.4 2D 微球有序排列用作光刻模板第34页
    1.5 本文的思路及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基于三维组装技术与静电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微球二第36-57页
    2.1 磺化交联聚合物微球(BSS)第37-41页
        2.1.1 试剂与药品第37-38页
        2.1.2 试验仪器第38页
        2.1.3 试验部分第38-39页
            2.1.3.1 交联聚合物微球(BS)的制备第38页
            2.1.3.2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磺化第38页
            2.1.3.3 磺化交联聚合物微(BSS)磺酸基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2.1.4 结果与讨论第39-41页
    2.2 磺化聚合物微球的组装第41-56页
        2.2.1 试验药品第41页
        2.2.2 试验仪器第41-42页
        2.2.3 试验部分第42-44页
            2.2.3.1 基底的处理第42页
            2.2.3.2 用 PEI 制备自组装膜第42页
            2.2.3.3 用 PDDA 制备自组装膜第42-43页
            2.2.3.4 三维微球组装的构造第43-44页
            2.2.3.5 二维微球排列的构造第44页
        2.2.4 结果与讨论第44-56页
            2.2.4.1 聚电解质多层膜基底第44-46页
            2.2.4.2 三维微球排列第46-52页
            2.2.4.3 二维微球排列第52-56页
    2.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聚合物微球模板的构造第57-73页
    3.1 条带状模板上微球排列的构造第58-66页
        3.1.1 试剂与药品第58-59页
        3.1.2 试验仪器第59页
        3.1.3 试验部分第59-61页
            3.1.3.1 基底及 PDMS 的处理第59页
            3.1.3.2 聚电解质的压印,第59-60页
            3.1.3.3 用毛细微模塑法制造聚苯乙烯微球有序排列第60-61页
        3.1.4 结果与讨论第61-66页
            3.1.4.1 聚电解质的印刷第61-64页
            3.1.4.2 单层微球模板的构造第64-66页
    3.2 微球在非平面基底上的组装第66-72页
        3.2.1 试剂与药品第66-67页
        3.2.2 试验仪器第67-68页
        3.2.3 试验部分第68-69页
            3.2.3.1 基底及 PDMS 的处理第68页
            3.2.3.2 凸凹基底的构造第68-69页
            3.2.3.3 基底的修饰及微球的组装第69页
        3.2.4 结果与讨论第69-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微模塑法制备微球的条带排列第73-80页
    4.1 试剂与药品第73-74页
    4.2 试验仪器第74-75页
    4.3 试验部分第75-76页
        4.3.1 基底及 PDMS 的处理第75页
        4.3.2 微球在预聚物上的排列第75页
        4.3.3 微球排列转移到曲面上第75-7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6-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5页
摘要第95-98页
Abstract第98页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附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并发环境下的事务控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泰中学学生兴趣小组活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