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国内外化工园区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1.2 国内外化工园区事故统计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5-16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3.1 拓展(可拓)理论 | 第16-18页 |
1.3.2 变权理论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1-35页 |
2.1 国内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管理模式 | 第21-28页 |
2.1.1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管理内涵及运作流程 | 第21-22页 |
2.1.2 园区(层面)消防和救援管理体系 | 第22-25页 |
2.1.3 企业(层面)消防和救援管理体系 | 第25-26页 |
2.1.4 我国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2.1.5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管理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27-28页 |
2.1.6 企业消防和救援管理体系构建的依据 | 第28页 |
2.2 化工园区的需求(风险)和能力评估 | 第28-30页 |
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35页 |
2.3.1 企业自身消防和救援能力 | 第31-32页 |
2.3.2 园区自身消防和救援能力 | 第32-33页 |
2.3.3 外部救援能力 | 第33-34页 |
2.3.4 整体协作能力 | 第34-35页 |
第3章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指标权重确立 | 第35-47页 |
3.1 层次分析法 | 第35-37页 |
3.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5页 |
3.1.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35-37页 |
3.2 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 | 第37-40页 |
3.3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40-47页 |
第4章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可拓评价模型建立 | 第47-54页 |
4.1 可拓评价基本理论 | 第47页 |
4.2 可拓性评价方法 | 第47-49页 |
4.3 评价指标分级选取 | 第49-54页 |
4.3.1 评价集确定 | 第49-51页 |
4.3.2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 第51-54页 |
第5章 大连某化工园区实例应用 | 第54-67页 |
5.1 大连某化工园区简介 | 第54-63页 |
5.1.1 园区介绍 | 第54-56页 |
5.1.2 园区风险评估 | 第56-61页 |
5.1.3 园区消防和救援现状 | 第61-63页 |
5.2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能力可拓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63-67页 |
5.2.1 评价指标特征值的确定 | 第63-64页 |
5.2.2 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评级 | 第64-66页 |
5.2.3 化工园区消防和救援体系建议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