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国内外文献检索情况第15-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第19-22页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3.2 论文的基本思路第20-22页
2 国内外铁路快运班列开行现状分析第22-38页
    2.1 发达国家铁路快运班列运输组织现状第22-24页
        2.1.1 发达国家铁路快运班列产品运输组织现状第22-23页
        2.1.2 对我国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组织的借鉴与启示第23-24页
    2.2 我国铁路典型快运货物班列运输组织情况分析第24-30页
        2.2.1 我国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种类第24-27页
        2.2.2 我国铁路快运班列运输组织的特点第27-28页
        2.2.3 我国铁路快运货物班列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2.3 我国货运物流市场发展形势分析第30-38页
        2.3.1 我国货运物流市场整体发展状况第30-36页
        2.3.2 我国货运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第36页
        2.3.3 对铁路快运班列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第36-38页
3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的整体思路第38-46页
    3.1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内涵第38-41页
        3.1.1 铁路快运班列开行方案的基本内容第38-39页
        3.1.2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3.1.3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优化内涵第40-41页
    3.2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的理论基础第41-43页
        3.2.1 运输产品的时空效用理论第41-42页
        3.2.2 “客户-经济人”理论第42页
        3.2.3 运输效益平衡理论第42-43页
    3.3 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的技术路线第43-46页
4 铁路快运客户货物运输广义费用优化模型第46-58页
    4.1 铁路物流中心快运班列发送端作业时间第46-48页
    4.2 客户选择不同运输方式的概率函数第48-55页
        4.2.1 不同运输方式的客户选择概率函数第48-49页
        4.2.2 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效用函数第49-51页
        4.2.3 铁路便捷性条件对客户选择概率的影响第51-55页
    4.3 铁路客户货物运输广义费用优化模型的构建第55-58页
        4.3.1 铁路快运货物特点第55页
        4.3.2 单一班列的铁路客户货物运输广义费用优化模型第55-56页
        4.3.3 多种班列的铁路客户货物运输广义费用优化模型第56-58页
5 铁路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第58-70页
    5.1 铁路快运班列效益平衡模型的构建第58-62页
        5.1.1 铁路快运班列的收入构成第58-60页
        5.1.2 铁路快运班列的运营成本构成第60-62页
        5.1.3 铁路快运班列的效益平衡模型第62页
    5.2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能力约束第62-64页
        5.2.1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区段通过能力约束第62-63页
        5.2.2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机车牵引能力约束第63-64页
        5.2.3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的到发线有效长约束第64页
    5.3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的构建第64-66页
        5.3.1 模型假设第64-65页
        5.3.2 单一类型班列的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第65-66页
        5.3.3 多种班列的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第66页
    5.4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的求解第66-70页
6 案例分析第70-86页
    6.1 案例背景第70-71页
    6.2 上海—北京单一类型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第71-79页
        6.2.1 铁路客户货物运输广义费用模型分析第71-74页
        6.2.2 铁路快运班列的效益平衡模型分析第74-77页
        6.2.3 铁路快运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分析第77-79页
    6.3 上海—北京多种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模型第79-84页
        6.3.1 多种快运货物班列编成辆数优化分析第79-82页
        6.3.2 单一类型班列与多种班列编成辆数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第82-84页
    6.4 对上海局铁路快运货物班列开行的建议第84-86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第86-87页
    7.2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第87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2-9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7MW内置式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