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对照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进展第12-16页
        1.1.1 组织工程表皮第12-14页
        1.1.2 组织工程真皮第14-15页
        1.1.3 组织工程复合皮肤第15-16页
    1.2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皮肤第16-21页
        1.2.1 胚胎干细胞第16-17页
        1.2.2 表皮干细胞第17页
        1.2.3 诱导多能干细胞第17-18页
        1.2.4 脂肪干细胞第18-19页
        1.2.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19-20页
        1.2.6 毛囊干细胞第20-21页
    1.3 细菌纤维素和透明质酸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1.3.1 细菌纤维素第21-22页
        1.3.2 透明质酸第22-25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25-32页
    2.1 实验动物第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1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试剂第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3.1 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第26-27页
        2.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第27页
        2.3.3 材料毒性实验第27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7-28页
        2.3.5 抗溶血实验第28页
        2.3.6 抗凝血实验第28页
        2.3.7 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第28-29页
        2.3.8 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第29页
        2.3.9 大鼠皮肤损伤修复模型分组第29页
        2.3.10 大鼠皮肤损伤修复模型的构建第29页
        2.3.11 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评价第29-30页
        2.3.12 HE 染色第30页
        2.3.13 Mason 三色染色第30-31页
        2.3.14 数据统计第31-32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32-42页
    3.1 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第32-38页
        3.1.1 大鼠成纤维细胞形态学观察第32页
        3.1.2 材料的细胞毒性第32-33页
        3.1.3 成纤维细胞与材料复合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33-36页
        3.1.4 支架材料的抗溶血和抗凝血检测第36-38页
    3.2 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及损伤的修复第38-42页
        3.2.1 BMSCs 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第38-39页
        3.2.2 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对大鼠全层皮肤损伤的修复第39-42页
第4章 结论第42-43页
第5章 讨论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维生素D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