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热应激奶牛泌乳后期饲粮适宜钙、磷水平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10-14页
前言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8页
    1.1 奶牛热应激的概述与评判标准第15-17页
        1.1.1 热应激概述第15-16页
        1.1.2 热应激评判标准第16-17页
    1.2 钙、磷的营养生理功能第17-20页
        1.2.1 钙的营养生理功能第17-18页
        1.2.2 磷的营养生理功能第18-20页
    1.3 奶牛钙、磷的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及其影响因素第20-25页
        1.3.1 奶牛钙的消化吸收、代谢及排泄第20-21页
        1.3.2 奶牛磷的消化吸收、代谢及排泄第21-22页
        1.3.3 影响钙、磷吸收利用的因素第22-25页
    1.4 奶牛钙、磷的营养需要量第25-28页
        1.4.1 奶牛钙的营养需要量第25-26页
        1.4.2 奶牛磷的营养需要量第26-2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页
        1.5.1 存在的问题第28页
        1.5.2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第28页
        1.5.3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第28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第28-51页
    试验一 日粮钙水平对热应激下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第28-41页
        引言第28-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2.1.1 试验设计第29-31页
            2.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第31页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1-32页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2-3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2.2.1 试验牛舍温湿度指数(THI)第33页
            2.2.2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2.2.3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35页
            2.2.4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血清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5-36页
            2.2.5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第36-37页
        2.3 讨论第37-40页
            2.3.1 日粮钙水平对热应激下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2.3.2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38页
            2.3.3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8-39页
            2.3.4 日粮钙水平对奶牛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第39-40页
        2.4 小结第40-41页
    试验二 日粮磷水平对热应激下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第41-51页
        引言第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3.1.1 试验设计第41-43页
            3.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第43页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3页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3.2.1 试验牛舍温湿度指数(THI)第43-44页
            3.2.2 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2.3 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磷表观消化率及粪磷浓度的影响第45页
            3.2.4 日粮磷水平对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5-46页
            3.2.5 日粮磷水平对奶牛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第46-47页
        3.3 讨论第47-50页
            3.3.1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热应激下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3.2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的磷表观消化率和粪磷浓度的影响第48页
            3.3.3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奶牛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8-49页
            3.3.4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泌乳奶牛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51-52页
    4.1 全文总结第51页
    4.2 本研究创新点第51页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分子机制及VC的缓解作用
下一篇:不同繁殖阶段母猪乳腺炎症基因表达及猪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炎症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