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18页 |
1.1 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 | 第10-11页 |
1.1.1 拟南芥具有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页 |
1.1.2 拟南芥的植物遗传学特征 | 第10页 |
1.1.3 拟南芥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0-11页 |
1.2 GA调节植物发育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GA对植物发育的调节 | 第11页 |
1.2.2 赤霉素代谢调控及其信号转导 | 第11-14页 |
1.3 气孔开闭的调控 | 第14-15页 |
1.3.1 信号转导与气孔开放 | 第14-15页 |
1.3.2 ABA和CO_2诱导的气孔关闭 | 第15页 |
1.4 图位克隆 | 第15-18页 |
1.4.1 图位克隆的原理 | 第15-16页 |
1.4.2 图位克隆的过程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材料 | 第18页 |
2.2 方法 | 第18-24页 |
2.2.1 拟南芥培养 | 第18页 |
2.2.2 表皮细胞的形态观察和数据统计 | 第18-19页 |
2.2.3 树脂包埋并切片法观察拟南芥组织的解剖结构 | 第19-20页 |
2.2.4 CTAB法提取拟南芥的基因组DNA | 第20页 |
2.2.5 RT-PCR | 第20-22页 |
2.2.6 Western blot | 第22-23页 |
2.2.7 脱离叶片的水分散失实验 | 第23页 |
2.2.8 气孔对外源ABA的反应 | 第23页 |
2.2.9 外源PAC和GA_3对突变体下胚轴和根发育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结果及分析 | 第24-41页 |
3.1 pipe突变体表型和PIPE的功能 | 第24-26页 |
3.1.1 pipe突变体的表型 | 第24页 |
3.1.2 PIPE上调GA信号 | 第24-26页 |
3.2 pipc的二次诱变及突变体库的建立 | 第26-32页 |
3.2.1 完全回复pipe表型的诱变株系 | 第27-28页 |
3.2.2 部分回复pipe表型的诱变株系 | 第28页 |
3.2.3 加剧pipe表型的诱变株系 | 第28-30页 |
3.2.4 二次诱变库中花结构发生变化的四个株系 | 第30-32页 |
3.3 二次诱变株系3432 pipe的研究 | 第32-41页 |
3.3.1 3432 pipe回复了pipe的表型 | 第32页 |
3.3.2 3432 pipe对GA信号的响应水平与pipe相似 | 第32-35页 |
3.3.3 3432 pipe对干旱胁迫非常敏感 | 第35-37页 |
3.3.4 3432 pipe对ABA的响应存在缺陷 | 第37-38页 |
3.3.5 3432 pipe中3432基因的图位克隆 | 第38-4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1-44页 |
4.1 PIPE参与了GA信号转导途径 | 第41页 |
4.2 3432 pipe回复pipe矮化表型的可能机制 | 第41-42页 |
4.3 3432与PIPE可能共同参与了ABA信号途径 | 第42页 |
4.4 3432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基因测序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