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公证制度论文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公证与公证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2-28页
    第一节 公证的起源第12-16页
        一、拉丁公证的起源第12-13页
        二、我国公证的起源第13-16页
    第二节 公证制度的发展第16-17页
    第三节 公证权的性质分析第17-28页
        一、三权分立和行政权的扩张第18-25页
            1. 行政权的扩张第19-22页
            2. 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第22-25页
        二、公证权的性质--从国家证明权到社会公共权力第25-28页
            1. 公证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5-26页
            2. 公证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第26-28页
第二章 我国现代公证制度的演变、现状及问题第28-37页
    第一节 我国现代公证制度的演变第28-32页
        一、国民党政府时期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证制度第28-29页
        二、社会主义公证制度的发展第29-32页
            1. 1946 年至1958年:新中国公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阶段第30-31页
            2. 1958 年至1978年:削弱和停办阶段第31页
            3.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前:恢复与发展阶段第31-32页
        4. 1992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公证的改革发展时期第32页
    第二节 我国公证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第32-37页
        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证制度第32-33页
        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证制度的问题第33-37页
            1. 关于公证机关的独立性问题第33页
            2. 关于公证处的经费管理问题第33-34页
            3. 有关公证赔偿的问题第34-35页
            4. 公证机构的诉讼性质问题第35-37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公证制度的构想第37-56页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第37-40页
    第二节 促进我国的公证机构事业体制改革第40-43页
    第三节 设立公证人事务所,赋予公证人独立法律地位第43-51页
        一、部分国家公证人地位介绍第43-45页
        二、公证职业的双重属性概述第45-47页
        三、我国公证人处性质和公证人地位探讨第47-49页
        四、强化公证人法律地位的建议第49-51页
    第四节 建立全国范围的公证赔偿制度第51-56页
        一、第一个关于错证赔偿的地方性规定:《上海市关于公证赔偿的规定》第51-53页
        二、外国公证制度中关于错证赔偿的规定第53-55页
        三、域外经验的借鉴意义第55-56页
结语第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研究
下一篇:论纵向限制的反垄断司法规制--锐邦诉强生纵向垄断纠纷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