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NSCLC放射敏感性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前言第16-20页
第一章 探讨NSCLC放射敏感性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第20-58页
    1.引言第20-21页
    2.实验材料第21-26页
        2.1 细胞株第21-22页
        2.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3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23-25页
        2.4 培养基和相关溶液配制第25-26页
    3.实验方法第26-37页
        3.1 细胞培养第26-27页
        3.2 细胞复苏第27页
        3.3 细胞传代第27-28页
        3.4 细胞计数第28页
        3.5 细胞冻存第28页
        3.6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个体增殖能力第28-30页
        3.7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群体增殖能力第30-31页
        3.8 流式细胞术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第31-32页
        3.9 流式细胞术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细胞凋亡率第32-33页
        3.10 免疫突光法γ-H2AX焦点形成实验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DSBs形成及修复情况第33-34页
        3.11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蛋白表达第34-36页
        3.12 统计学处理第36-37页
    4.实验结果第37-53页
        4.1 克隆成型实验显示EGFR突变型细胞比EGFR野生型细胞对放射线敏感第37-40页
        4.2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EGFR突变型细胞的放射线照射后群体增殖能力低第40-43页
        4.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显示EGFR野生型细胞放射线照射后出现G0/G1期增加第43-46页
        4.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显示EGFR突变型细胞放射线照射后出现凋亡率增加第46-47页
        4.5 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焦点形成显示EGFR突变型细胞在放射线照射后修复能力减弱第47-49页
        4.6 Western-Blot法检测放射线照射后凋亡以及修复蛋白表达显示EGFR突变型细胞在放射线照射后凋亡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修复蛋白表达减少。第49-53页
    5.小结第53页
    6.讨论第53-58页
第二章 探讨放射线对EGFR-TKIs获得性耐药NSCLC细胞药物敏感性的作用第58-78页
    1.引言第58-59页
    2.实验材料第59-63页
        2.1 细胞株第59页
        2.2 实验仪器第59-60页
        2.3 主要试剂与药品第60-61页
        2.4 培养基和相关溶液配制第61-63页
    3 实验方法第63-69页
        3.1 细胞培养第63页
        3.2 细胞复苏第63页
        3.3 细胞传代第63-64页
        3.4 细胞计数第64页
        3.5 细胞冻存第64-65页
        3.6 培养放射线照射后细胞株PC-9/AB IR和PC-9/ZD IR第65页
        3.7 CCK8法测细胞株对于gefitinib的药物敏感性第65-66页
        3.8 NGS法测细胞株基因突变情况第66-67页
        3.9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检测放射线照射后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NSCLC细胞蛋白表达第67-69页
        3.10 统计学处理第69页
    4 实验结果第69-73页
        4.1 PC-9/AB、PC-9/ZD、PC-9/AB IR、PC-9/ZD IR形态观察第69-70页
        4.2 CCK8法检测PC-9、PC-9/AB、PC-9/ZD、PC-9/AB IR、PC-9/ZD IR对gefitinib的药物敏感性第70-71页
        4.3 NGS法检测PC-9/AB、PC-9/ZD、PC-9/AB IR、PC-9/ZD IR基因突变情况第71-73页
        4.4 western-blot法检测PC-9/AB、PC-9/ZD、PC-9/AB IR、PC-9/ZD IR基因突变情况第73页
    5 小结第73-74页
    6 讨论第74-78页
结论第78-79页
本课题不足之处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综述第90-103页
    参考文献第96-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体电脑游戏版豁达治疗对肺癌的康复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FOXO3a在TGF-β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