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金针菇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 第9页 |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 第9页 |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 | 第9页 |
·黄芪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第9-12页 |
·黄芪的主要成分 | 第9-10页 |
·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10页 |
·黄芪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应用 | 第10-11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11页 |
·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 | 第11页 |
·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第11-12页 |
·黄芪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 | 第12页 |
·硒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 | 第12-14页 |
·硒的存在形式 | 第12页 |
·硒蛋白 | 第12-13页 |
·硒的作用 | 第13-14页 |
·不同食用菌对硒的富集作用及硒对其生长的而影响 | 第14-15页 |
·猴头菌 | 第14页 |
·灵芝 | 第14页 |
·冬虫夏草 | 第14页 |
·平菇 | 第14-15页 |
·金针菇富硒的重要意义 | 第15-16页 |
·金针菇对硒的富集能力及硒对金针菇营养成分的改善作用 | 第16页 |
·光合细菌的应用 | 第16-18页 |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光合细菌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光合细菌在农牧业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光合细菌在生产食用色素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光合细菌在开发新能源方面的应用 | 第17-18页 |
·光合细菌在生产单细胞蛋白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光合细菌在医药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本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黄芪对金针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20-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材料 | 第2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摇瓶培养中黄芪对金针菇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 第22页 |
·固体培养中黄芪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22-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金针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 第27-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材料 | 第2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金针菇中黄芪甲苷的定性检测(薄层层析法) | 第27-28页 |
·金针菇中黄芪甲苷的定量检测(HPLC)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金针菇中黄芪甲苷的定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金针菇中黄芪甲苷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4章 金针菇富硒及硒对金针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37-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采用无机硒培养金针菇的方法 | 第37-38页 |
·富硒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 | 第38-39页 |
·采用富硒光合细菌培养金针菇的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硒对金针菇生长周期的影响 | 第39-40页 |
·硒对金针菇子实体生物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5章 金针菇中硒含量的测定 | 第44-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金针菇子实体、栽培料中硒含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硒标准曲线 | 第45-46页 |
·金针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 | 第46-47页 |
·金针菇栽培料中剩余硒的含量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0页 |
·创新点 | 第50-51页 |
·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