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共和国时期大地产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1.3 论文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大地产制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 第13-21页 |
2.1 地理条件 | 第13-15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 | 第13-14页 |
2.1.2 自然地理条件的作用 | 第14-15页 |
2.2 重农传统是大地产形成的动力 | 第15-16页 |
2.2.1 重农的传统 | 第15页 |
2.2.2 重农的表现 | 第15-16页 |
2.3 征服战争后土地政策的刺激 | 第16-18页 |
2.3.1 征服战争后的土地政策 | 第16-17页 |
2.3.2 土地政策的刺激 | 第17-18页 |
2.4 维拉型庄园是大地产形成的基础 | 第18-21页 |
2.4.1 维拉型庄园 | 第18-19页 |
2.4.2 维拉型庄园的扩大和发展 | 第19-21页 |
3 大地产制的形成与经营 | 第21-29页 |
3.1 大地产的形成 | 第21-22页 |
3.2 大地产的分布 | 第22页 |
3.3 大地产的规模 | 第22-23页 |
3.4 大地产的经营方式及变化 | 第23-29页 |
3.4.1 共和早期大地产的经营方式 | 第23-25页 |
3.4.2 共和中晚期大地产的经营方式的转变 | 第25-29页 |
4 迦图式庄园的内部结构 | 第29-41页 |
4.1 庄园中的农业 | 第29-30页 |
4.2 庄园中的畜牧业 | 第30-31页 |
4.3 庄园中的园艺业 | 第31-32页 |
4.4 庄园的劳动力 | 第32-41页 |
4.4.1 共和早期的庄园劳动力构成 | 第32-34页 |
4.4.2 共和晚期的庄园劳动力构成 | 第34-38页 |
4.4.3 劳动力的分配与使用情况 | 第38-41页 |
5 大地产制的影响 | 第41-47页 |
5.1 政治影响 | 第41-43页 |
5.1.1 大地产引起新的社会阶层出现 | 第41页 |
5.1.2 阶级矛盾的激化 | 第41-42页 |
5.1.3 政治制度的变化 | 第42页 |
5.1.4 政治观念的变化 | 第42-43页 |
5.2 经济影响 | 第43页 |
5.2.1 经营品种的多样化 | 第43页 |
5.2.2 庄园产品的商品化 | 第43页 |
5.3 社会影响 | 第43-45页 |
5.3.1 生活方式与社会伦理观念的变化 | 第43-44页 |
5.3.2 城市建筑的蓬勃发展及人口的流动 | 第44-45页 |
5.4 军制的变化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