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2章 发病机制及病理 | 第11-14页 |
| 2.1 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 2.1.1 局部组织缺血损伤性学说 | 第11页 |
| 2.1.2 神经元性压迫、非外伤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 第11-12页 |
| 2.1.3 局部活性加速现象假说 | 第12页 |
| 2.1.4 维生素C缺乏 | 第12页 |
| 2.1.5 其他方面 | 第12页 |
| 2.2 病理 | 第12-14页 |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 3.1 临床资料 | 第14-15页 |
| 3.1.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 3.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 3.2 术前准备 | 第15页 |
| 3.3 手术方法 | 第15页 |
| 3.3.1 仪器及设备 | 第15页 |
| 3.3.2 手术方法 | 第15页 |
| 3.4 随访及功能评估 | 第15-16页 |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16-19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19-22页 |
| 4.1 VAS评分 | 第19页 |
| 4.2 Lysholm评分 | 第19-20页 |
| 4.3 MRI复查结果 | 第20-21页 |
| 4.4 患者满意度 | 第21-22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22-26页 |
| 5.1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膝关节BMES的关系 | 第22页 |
| 5.2 钻孔减压治疗原发性BMES的原理 | 第22-23页 |
| 5.3 膝关节镜下经皮钻孔减压的优势 | 第23-24页 |
| 5.4 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 | 第24页 |
| 5.5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26-27页 |
| 致谢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1-32页 |
| 综述 | 第32-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