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黄筌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 第14-21页 |
1.1 黄筌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4-18页 |
1.1.1 五代以前的花鸟画历史背景 | 第14-16页 |
1.1.2 晚唐花鸟画流迁西蜀对黄筌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3 黄筌画派所处的历史环境 | 第17-18页 |
1.2 黄筌画派的形成与继承 | 第18-21页 |
1.2.1 黄筌画派在西蜀的形成 | 第18-19页 |
1.2.2 黄筌画派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黄筌画派主要的艺术特色 | 第21-30页 |
2.1 黄筌全面的绘画才能及其审美特点 | 第21-26页 |
2.1.1 黄筌全面的绘画才能 | 第21-22页 |
2.1.2 黄筌花鸟画艺术成就与特点 | 第22-26页 |
2.2 黄筌画派传人及弘扬者的花鸟画艺术成就与特点 | 第26-30页 |
2.2.1 黄筌画派的直接传人—黄居寀 | 第26-28页 |
2.2.2 黄筌画派的阐发者—赵佶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对于"富贵"风格的理解分析 | 第30-35页 |
3.1 "富贵画风"的内涵 | 第31-33页 |
3.1.1 "富贵"的释义 | 第31页 |
3.1.2 "黄家富贵"的溯源 | 第31-33页 |
3.2 "富贵气"的具体体现 | 第33-35页 |
3.3 "富贵气"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35页 |
第四章 黄筌画派对后世的影响与启发意义 | 第35-41页 |
4.1 黄筌画派对后世的影响 | 第35-38页 |
4.2 黄筌画派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启发意义 | 第38-41页 |
4.2.1 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用线的启发意义 | 第38-39页 |
4.2.2 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设色的启发意义 | 第39-40页 |
4.2.3 对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取材的启发意义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附录: 图片来源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