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转炉炼钢论文--熔炼过程及操作论文

顶底复吹转炉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5页
    1.1 复吹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第13-18页
        1.1.1 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第14页
        1.1.2 底吹转炉炼钢法第14-16页
        1.1.3 顶底复吹炼钢法第16-18页
    1.2 复吹转炉炼钢技术的类型第18页
    1.3 底吹元件、底吹气源及渣金蘑菇头第18-23页
        1.3.1 底部供气元件及其发展第18-20页
        1.3.2 底吹气源的种类和优缺点第20-22页
        1.3.3 蘑菇头的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第22-23页
    1.4 顶底复吹转炉冶炼过程中气液两相流行为的研究第23-32页
        1.4.1 水模型研究现状第24-29页
        1.4.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9-32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2-35页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第33-35页
第2章 顶底复吹转炉熔池内混合特性水模拟研究第35-51页
    2.1 实验原理及模型的建立第35-39页
        2.1.1 几何相似及参数确定第36页
        2.1.2 动力相似及参数确定第36-39页
    2.2 实验装置第39-40页
    2.3 实验方法及方案设计第40-44页
        2.3.1 实验方法第40-41页
        2.3.2 复吹转炉优化实验方案第41-44页
    2.4 结果分析第44-50页
        2.4.1 纯顶吹、纯底吹及顶底复吹转炉的混匀特性第44-45页
        2.4.2 底吹供气元件数量的影响第45-46页
        2.4.3 底吹供气元件布置方式的影响第46-48页
        2.4.4 顶吹枪位、流量的影响第48-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顶底复吹转炉内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1-63页
    3.1 复吹转炉几何模型的构建第51-53页
    3.2 建立描述顶底复合吹炼多相流模型第53-59页
        3.2.1 氧枪顶吹超音速射流行为方程第53-54页
        3.2.2 液面凹坑及熔池运动的控制方程第54-55页
        3.2.3 熔池湍流行为控制方程第55-56页
        3.2.4 底吹气泡行为控制方程第56-57页
        3.2.5 组分传输控制方程第57-58页
        3.2.6 边界条件第58-59页
    3.3 控制方程离散化第59-60页
    3.4 方程求解方法和收敛条件第60-61页
        3.4.1 求解方法第60-61页
        3.4.2 收敛条件第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顶底复吹转炉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3-121页
    4.1 氧枪顶吹气体射流的模拟与验证第63-68页
    4.2 纯顶吹转炉与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的模拟结果对比第68-73页
        4.2.1 熔池运动第68-71页
        4.2.2 混匀时间第71-73页
    4.3 底吹模式的优化控制第73-106页
        4.3.1 底部喷嘴数量的影响第73-80页
        4.3.2 喷嘴位置的影响第80-88页
        4.3.3 喷嘴角度的影响第88-94页
        4.3.4 喷嘴非等距的影响第94-100页
        4.3.5 喷吹流量的影响第100-106页
    4.4 顶吹模式优化控制第106-118页
        4.4.1 顶吹枪位的影响第106-112页
        4.4.2 顶吹流量的影响第112-118页
    4.5 本章小结第118-121页
        4.5.1 转炉内气液两相流运动规律第118页
        4.5.2 转炉顶底复吹模式的优化第118-119页
        4.5.3 顶底复吹转炉炉衬的冲击应力第119-121页
第5章 转炉顶底复吹优化模式的工业应用第121-131页
    5.1 国内某厂50吨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改造第121-123页
        5.1.1 转炉、顶枪参数第121-122页
        5.1.2 底吹供气元件及布置位置的确定第122页
        5.1.3 底吹供气参数的确定第122-123页
    5.2 复吹改造后冶金效果第123-127页
        5.2.1 冶炼操作过程平稳冶炼周期缩短第123页
        5.2.2 炉渣组元第123-125页
        5.2.3 冶炼终点碳氧积[C][O]第125页
        5.2.4 顶吹、复吹工艺条件下铸坯和成品轧材中夹杂物含量对比分析第125-127页
        5.2.5 冶炼成本第127页
    5.3 复吹改造后冶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第127-129页
        5.3.1 个别底枪发生堵塞现象第127页
        5.3.2 个别底枪发生漏气现象第127-128页
        5.3.3 炉底接缝处发生漏气现象第128页
        5.3.4 炉底上涨或下降过快现象第128页
        5.3.5 制定的具体措施及效果第128-129页
    5.4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6章 结论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作者简介第144-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位粉末套管法制备高性能MgB2/Nb/Cu线材的研究
下一篇:酸法处理高铁铝土矿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