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卵黄抗体的形成 | 第10-11页 |
1.1.2 卵黄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 第11页 |
1.1.3 卵黄抗体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1.2 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 | 第12-13页 |
1.3 卵黄抗体的应用 | 第13-18页 |
1.3.1 对禽类疾病的防治 | 第13-14页 |
1.3.2 对家畜疾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1.3.3 在水产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4 人类病毒性疾病上的防治 | 第16-18页 |
1.4 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4.1 败血症的分类 | 第18-19页 |
1.4.2 败血症相关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败血症中的作用 | 第19-23页 |
1.4.3 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 第23-26页 |
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分离纯化 | 第26-40页 |
2.1 前言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6-30页 |
2.2.1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2.2.2 实验菌种 | 第26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2.4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5 实验溶液配置 | 第28-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0页 |
2.3.2 免疫原的制备 | 第30页 |
2.3.3 蛋鸡的免疫 | 第30-31页 |
2.3.4 卵黄抗体水溶性组分的提取 | 第31页 |
2.3.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 | 第31-32页 |
2.3.6 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 | 第32页 |
2.3.7 卵黄抗体液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2页 |
2.3.8 卵黄抗体纯度检测 | 第32-33页 |
2.3.9 卵黄抗体体外抑菌研究 | 第33-34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2.4.1 抗原最适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34页 |
2.4.2 卵黄抗体效价 | 第34-35页 |
2.4.3 卵黄抗体液蛋白浓度 | 第35-36页 |
2.4.4 SDS-PAGE | 第36-38页 |
2.4.5 免疫电镜 | 第38页 |
2.4.6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 第38-39页 |
2.5 讨论 | 第39页 |
2.6 小结 | 第39-40页 |
3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败血症的防治作用 | 第40-51页 |
3.1 前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0-41页 |
3.2.1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3.2.2 实验菌种 | 第40页 |
3.2.3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3.2.4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3.1 败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3.3.2 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第41-42页 |
3.3.3 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第42页 |
3.3.4 小鼠体重变化及死亡率 | 第42页 |
3.3.5 小鼠血液中菌数变化 | 第42-43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3.4.1 小鼠败血症最小致死量 | 第43-44页 |
3.4.2 口服特异性IgY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第44-45页 |
3.4.3 腹腔注射特异性IgY对小鼠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 第45-48页 |
3.4.5 小鼠体重的变化 | 第48-49页 |
3.4.6 讨论 | 第49-50页 |
3.4.7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