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8页 |
1.1 背景意义 | 第9页 |
1.2 分子的发光机制 | 第9-10页 |
1.3 Au(Ⅲ)/Pt(Ⅱ)配合物的发光机制 | 第10-12页 |
1.4 Au(Ⅲ)/Pt(Ⅱ)配合物的激发态调控手段研究 | 第12-20页 |
1.4.1 Au(Ⅲ)配合物的激发态调控手段 | 第12-15页 |
1.4.2 Pt(Ⅱ)配合物的激发态调控手段 | 第15-20页 |
1.5 Au(Ⅲ)/Pt(Ⅱ)配合物的三重态的应用研究 | 第20-27页 |
1.5.1 Au(Ⅲ)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20-23页 |
1.5.2 Pt(Ⅱ)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23-27页 |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2 C^N^CAu(Ⅲ)配合物三重激发态的调控以及应用 | 第28-50页 |
2.1 概述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41页 |
2.2.1 仪器与药品 | 第29-30页 |
2.2.2 配体及目标配合物的合成 | 第30-38页 |
2.2.3 光谱测试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2.3.1 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2.3.2 Au(Ⅲ)配合物在氧传感方面的应用 | 第45-47页 |
2.3.3 Au(Ⅲ)配合物在TTA上转换方面的应用 | 第47-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 N^NPt(Ⅱ)配合物三重激发态的调控以及应用 | 第50-58页 |
3.1 概述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3.2.1 仪器与药品 | 第50-51页 |
3.2.2 配体及目标配合物的合成 | 第51-52页 |
3.2.3 光谱测试和理论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3.3.1 配合物激发态的研究 | 第53-56页 |
3.3.2 作为光敏剂在TTA上装换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 配合物的表征结果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