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设计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人地矛盾突出第11页
        1.1.2 住宅建设需求量大第11-13页
        1.1.3 高密度住区发展态势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7页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7-19页
        1.3.1 相关概念解析及界定第17-19页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9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20-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2 研究框架第21-23页
第2章 大城市中心区高密度住区概述第23-41页
    2.1 国外高密度住区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3-27页
        2.1.1 20世纪60年代以前第23-25页
        2.1.2 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25-26页
        2.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26-27页
    2.2 我国高密度住区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7-33页
        2.2.1 上海第27-30页
        2.2.2 香港第30-33页
    2.3 沈阳市高密度住区概述第33-39页
        2.3.1 沈阳市概况第33-34页
        2.3.2 沈阳市高密度住区建设情况第34-35页
        2.3.3 调查基本情况及分析第35-39页
    2.4 高密度住区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0页
    2.5 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合理确定第41-55页
    3.1 密度指标分析第41-47页
        3.1.1 容积率与建筑层数第41-47页
        3.1.2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第47页
    3.2 密度影响因素分析第47-50页
        3.2.1 经济因素第47-48页
        3.2.2 社会因素第48页
        3.2.3 环境因素第48-49页
        3.2.4 技术因素第49-50页
    3.3 合理密度的确定第50-53页
        3.3.1 现行确定方法第50-51页
        3.3.2 综合平衡法第51-53页
    3.4 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高密度住区建设设计策略第55-67页
    4.1 规划设计策略第55-60页
        4.1.1 规划布局第55-56页
        4.1.2 景观环境第56-58页
        4.1.3 交通出行第58-60页
    4.2 建筑设计策略第60-66页
        4.2.1 住宅选型及居住面积标准第60-62页
        4.2.2 人性化设计第62-64页
        4.2.3 适应性设计第64-66页
    4.3 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附录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节能式净化槽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全国POPs分布调查及典型流域表层沉积物PCDD/Fs、PCBs污染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