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高坝水电站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应用研究--以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工程地球物理发展基本规律 | 第16-17页 |
1.3.2 工程地球物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1.3.3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发展的不足 | 第18-19页 |
1.3.4 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22页 |
第2章 探测区工程地质特征 | 第22-27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22-23页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25页 |
2.3 土料场工程地质特性 | 第25-27页 |
第3章 探测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27-30页 |
3.1 坝址区地球物理特性 | 第27-28页 |
3.2 料场地球物理特征 | 第28-29页 |
3.3 移民点场地地球物理特征 | 第29-30页 |
第4章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 第30-60页 |
4.1 声波探测方法与技术 | 第30-37页 |
4.1.1 方法原理 | 第30页 |
4.1.2 波速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4.1.3 钻孔声波方法 | 第31-36页 |
4.1.4 对穿声波方法 | 第36-37页 |
4.2 地震纵横波测试方法与技术 | 第37-44页 |
4.2.1 方法原理 | 第37-40页 |
4.2.2 单孔地震纵横波 | 第40-43页 |
4.2.3 跨孔地震纵横波 | 第43-44页 |
4.3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方法与技术 | 第44-55页 |
4.3.1 方法原理 | 第44-45页 |
4.3.2 野外资料采集 | 第45-46页 |
4.3.3 资料解释 | 第46-48页 |
4.3.4 理论模型试验 | 第48-55页 |
4.4 瑞雷面波勘探方法与技术 | 第55-60页 |
4.4.1 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4.4.2 野外数据采集 | 第56-57页 |
4.4.3 资料解释 | 第57-60页 |
第5章 坝址区岩体声波探测应用与分析 | 第60-98页 |
5.1 资料处理流程 | 第62-67页 |
5.2 平硐声波成果分析 | 第67-87页 |
5.2.1 测试成果分析 | 第67-68页 |
5.2.2 波速统计成果与地质划分对比分析 | 第68-76页 |
5.2.3 按岩级统计分析 | 第76-78页 |
5.2.4 按风化、卸荷岩体统计分析 | 第78-80页 |
5.2.5 按左、右岸岩级统计分析 | 第80-83页 |
5.2.6 按左、右岸风化卸荷统计分析 | 第83-87页 |
5.3 钻孔声波成果分析 | 第87-92页 |
5.3.1 测试成果分析 | 第87-88页 |
5.3.2 波速统计成果与地质划分综合分析 | 第88-90页 |
5.3.3 按岩体风化统计 | 第90页 |
5.3.4 按左、右岸与河床分类统计 | 第90-92页 |
5.4 岩体完整性分析 | 第92-95页 |
5.4.1 岩石声波速度取值 | 第92页 |
5.4.2 评价标准 | 第92页 |
5.4.3 坝址区岩体完整程度分析 | 第92-95页 |
5.5 小结 | 第95-98页 |
5.5.1 平硐声波测试成果综合评价 | 第95-96页 |
5.5.2 钻孔声波测试成果综合评价 | 第96页 |
5.5.3 坝址区岩体声波速度建议值 | 第96-97页 |
5.5.4 坝址区岩体完整程度综合评价 | 第97-98页 |
第6章 地震纵横波探测应用与分析 | 第98-115页 |
6.1 跨孔地震纵横波成果分析 | 第98-106页 |
6.1.1 资料处理 | 第98-100页 |
6.1.2 成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6.1.3 砂层液化判别 | 第104-106页 |
6.2 钻孔地震纵横波成果分析 | 第106-113页 |
6.2.1 资料处理 | 第106-107页 |
6.2.2 成果分析 | 第107-111页 |
6.2.3 卓越周期 | 第111-113页 |
6.3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7章 土料场综合探测应用与分析 | 第115-129页 |
7.1 工程概况及方法选择 | 第115-117页 |
7.1.1 工程概况 | 第115-116页 |
7.1.2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装置及测量方式确定 | 第116页 |
7.1.3 瑞雷面波探测参数确定 | 第116-117页 |
7.2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成果分析 | 第117-120页 |
7.2.1 资料解译 | 第117-119页 |
7.2.2 成果分析 | 第119-120页 |
7.3 瑞雷面波成果分析 | 第120-125页 |
7.3.1 测试资料解译 | 第120-123页 |
7.3.2 成果分析 | 第123-125页 |
7.4 综合探测成果分析 | 第125-128页 |
7.5 小结 | 第128-129页 |
结论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42-143页 |
个人简介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