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1ac的下行链路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 第9-12页 |
1.1.1 无线局域网基本结构 | 第9-11页 |
1.1.2 IEEE 802.11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1.3 IEEE 802.11分层体系 | 第12页 |
1.2 课题价值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IEEE 802.11 MAC层简介 | 第17-31页 |
2.1 IEEE 802.11 MAC机制 | 第17-23页 |
2.1.1 DCF机制 | 第17-20页 |
2.1.2 EDCA机制 | 第20-23页 |
2.2 MAC层性能指标 | 第23-25页 |
2.2.1 吞吐量 | 第23-24页 |
2.2.2 传输时延 | 第24页 |
2.2.3 QoS支持 | 第24-25页 |
2.2.4 公平性 | 第25页 |
2.3 IEEE 802.11协议性能研究 | 第25-28页 |
2.3.1 马尔可夫链模型 | 第26-28页 |
2.3.2 p坚持模型 | 第28页 |
2.4 小结 | 第28-31页 |
第三章 802.11ac MAC层关键技术研究 | 第31-41页 |
3.1 DL-MU-MIMO | 第31-35页 |
3.1.1 TXOP共享机制 | 第32-33页 |
3.1.2 改进的确认机制 | 第33-34页 |
3.1.3 回退和重传 | 第34-35页 |
3.2 VHT MAC帧 | 第35页 |
3.3 帧聚合机制 | 第35-38页 |
3.3.1 A-MSDU帧聚合 | 第36-37页 |
3.3.2 A-MPDU帧聚合 | 第37-38页 |
3.3.3 两级帧聚合 | 第38页 |
3.4 信道绑定 | 第38-39页 |
3.5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双重竞争的多用户MAC协议 | 第41-63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1-45页 |
4.1.1 MIMO信道模型 | 第42-43页 |
4.1.2 随机多波束成形技术 | 第43-44页 |
4.1.3 自适应编码调制 | 第44-45页 |
4.2 MU-MAC协议 | 第45-52页 |
4.2.1 双重竞争算法 | 第46-48页 |
4.2.2 阈值反馈机制 | 第48-49页 |
4.2.3 协议流程与时序 | 第49-52页 |
4.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52-56页 |
4.3.1 吞吐量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3.2 帧传输概率分析 | 第53-55页 |
4.3.3 性能优化 | 第55-56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56-61页 |
4.4.1 固定站点数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4.4.2 站点数递增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4.4.3 性能优化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5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3页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