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理论之借鉴 | 第8-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提出与初步分析 | 第8-11页 |
1、预备性仲裁请求实例 | 第8-10页 |
2、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涵义和适用条件 | 第10-11页 |
(1) 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涵义 | 第10页 |
(2) 预备性仲裁请求的适用条件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理论之借鉴——预备合并之诉制度原理解读 | 第11-22页 |
1、预备合并之诉之界定 | 第12-15页 |
(1) 预备合并之界定 | 第12-14页 |
(2) 预备合并之诉之特征 | 第14-15页 |
2、预备合并之诉之产生与适用 | 第15-16页 |
(1) 预备合并之诉之产生缘由 | 第15页 |
(2) 预备合并之诉之适用范围 | 第15-16页 |
3、我国预备合并之诉分类的通说理论 | 第16-19页 |
(1) 主观预备合并之诉 | 第17-18页 |
(2)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 | 第18-19页 |
4、国内外预备合并之诉理论与判例考察比较 | 第19-22页 |
(1) 国内外预备合并之诉理论与判例考察 | 第19-22页 |
(2) 国内外预备合并之诉理论与判例比较 | 第22页 |
二、预备性仲裁请求之正当性分析 | 第22-30页 |
(一) 从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制度之原理看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3-25页 |
1、二者的产生原因重合度极高启示出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3-24页 |
2、二者极为相符的特征启示出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4页 |
3、二者类似的适用条件启示出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4-25页 |
4、从立法由实践推进这一通行作法启示出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5页 |
(二) 从仲裁的经济基础看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5-28页 |
1、预备性仲裁请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 | 第26-27页 |
2、预备性仲裁请求因契合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而具备正当性 | 第27-28页 |
3、预备性仲裁请求因契合市场经济对效益价值的追求而具备正当性 | 第28页 |
(三) 从仲裁的民间性的本质特征看预备性仲裁请求的正当性 | 第28-30页 |
1、仲裁民间性的内涵 | 第28-30页 |
2、预备性仲裁请求因符合仲裁的民间性的本质特征而具备正当性 | 第30页 |
三、预备性仲裁请求之必要性分析 | 第30-34页 |
(一) 有利于凸显仲裁制度的优势 | 第30-32页 |
1、有利于凸显仲裁的效益性 | 第30-32页 |
(1) 预备性仲裁请求符合效益法则 | 第31-32页 |
(2) 预备性仲裁请求有利于提高仲裁的程序效益:程序扩容 | 第32页 |
2、有利于体现仲裁的灵活性 | 第32页 |
(二) 有助于仲裁裁决的统一 | 第32-33页 |
(三) 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33-34页 |
四、预备性仲裁请求特殊问题的程序保障 | 第34-41页 |
(一) 预备性仲裁请求中请和受理中特殊问题的程序保障 | 第34-35页 |
1、预备性仲裁请求申请书的特殊拟写方式 | 第34页 |
2、预备性仲裁反清求权的处理程序 | 第34-35页 |
(二) 预备性仲裁请求审理和裁决中特殊问题的程序保障 | 第35-41页 |
1、预备性仲裁请求的特殊答辩程序 | 第35-37页 |
2、预备性仲裁请求的特殊审理和裁决程序 | 第37-39页 |
3、预备性仲裁请求的特殊费用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