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双模板法离子筛H4Mn5-xZrxO12(x=02)的合成及对Li+的选择性交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0页
    1.1 锂资源第12-15页
        1.1.1 锂的基本性质第12页
        1.1.2 锂的用途第12-13页
        1.1.3 世界锂资源分布及市场格局第13-15页
    1.2 离子交换吸附剂第15-16页
        1.2.1 离子交换吸附剂的分类第15页
        1.2.2 无机离子吸附剂第15页
        1.2.3 离子筛吸附剂第15-16页
            1.2.3.1 偏钛酸锂离子筛第16页
            1.2.3.2 锂锰氧化物离子筛第16页
    1.3 提锂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第16-17页
    1.4 锂离子筛概述第17-20页
        1.4.1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17-18页
        1.4.2 锂离子筛的合成方法第18-20页
    1.5 锂离子筛的应用前景及展望第20-22页
    1.6 模板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2-28页
        1.6.1 胶体晶体模板法简介第22-25页
        1.6.2 胶体晶体的自组装第25-26页
        1.6.3 模板的填充第26-27页
        1.6.4 模板的去除第27-28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8-30页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8-30页
2 模板的合成及组装第30-44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2.1.1 实验试剂第30页
        2.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2页
        2.2.1 单分散聚苯乙烯的制备第31-32页
        2.2.2 胶体晶体模板的组装第3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42页
        2.3.1 对粒径及分布影响的因素第32-41页
        2.3.2 模板表征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3 锂锰系锂离子筛的制备及离子交换性能研究第44-64页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以及分析方法第44-45页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4-45页
        3.1.2 分析方法第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49页
        3.2.1 模板填充和焙烧第45-47页
        3.2.2 锂离子筛进行酸改型第47页
        3.2.3 饱和交换量的测定第47-48页
        3.2.4 吸附交换容量的影响第48页
        3.2.5 pH滴定曲线测定第48页
        3.2.6 离子交换动力学测定第48-49页
        3.2.7 离子交换等温线测定第4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3.3.1 晶型结构第50-52页
        3.3.2 焙烧温度对离子筛交换容量的影响第52页
        3.3.3 酸改型剂对锂离子筛的影响第52-53页
        3.3.4 锂离子筛的交换吸附性能第53页
        3.3.5 Li~+、Na~+、K~+ pH滴定曲线第53-54页
        3.3.6 H~+-Li~+交换体系的离子交换等温线图第54-56页
    3.4 锂离子筛LiMn-H热力学第56-63页
        3.4.1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第56-57页
        3.4.2 活度系数的计算第57-58页
        3.4.3 氢-锂离子交换体系的Kielland图第58-60页
        3.4.4 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第60-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4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科研项目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