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5-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1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2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1 基本材料、症状、体征及体格检查、合并症、预后 | 第16页 |
2.2 实验室检查 | 第16页 |
2.3 检测方法及判定方法 | 第16-17页 |
2.4 影像学检查 | 第17页 |
2.5 治疗及转归情况 | 第17-18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47页 |
1 年龄及性别特点 | 第19-20页 |
2 诱因 | 第20-21页 |
3 过敏及湿疹史 | 第21页 |
4 临床表现 | 第21-25页 |
4.1 症状 | 第21-23页 |
4.2 体征 | 第23-25页 |
4.3 合并症 | 第25页 |
5 实验室检查 | 第25-40页 |
5.1 常规检查项目 | 第25-30页 |
5.1.1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及CRP | 第25-27页 |
5.1.2 PCT、抗链“O”及血沉 | 第27-30页 |
5.2 病原免疫学检查 | 第30-38页 |
5.2.1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检测病原分布情况 | 第30页 |
5.2.2 细菌培养 | 第30-34页 |
5.2.3 病毒抗体 | 第34-36页 |
5.2.4 支原体病原检测 | 第36-38页 |
5.3 支原体季节性及年龄分布 | 第38-40页 |
6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正位片) | 第40-44页 |
7 抗生素治疗 | 第44-46页 |
8 预后及住院天数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8页 |
1 概况分析 | 第47-49页 |
2 常规辅助检查特点 | 第49-50页 |
3 细菌病原检测特点 | 第50-51页 |
4 病毒病原体检测特点 | 第51-52页 |
5 肺炎支原体检测特点 | 第52-54页 |
6 胸部X线报告 | 第54-55页 |
7 抗菌药物 | 第55-57页 |
8 住院时间及预后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综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进展 | 第67-7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